吴评:文章讨论楼市崩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据作者分析,房价若在12个月内下跌30%,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可能激升到1.02万亿,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将上升3.2个百分点。如果政府为此买单,金额相当于建行、中行改制上市的全部花费。对老百姓的影响大致为,家庭财产总额的14%将被蒸发。作者认为,因为投鼠忌器,中央对楼市的调控将是有限度的。
问题在于,楼市曾经疯长,曾经有过12个月内上涨不止30%的经历。如果真要崩盘的话,那也只是市场经济力量对以往飙升的某种报复或平衡作用。问题还在于,疯长和暴跌都自有其内部和外部诱因。有限调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姑息政策更会使问题累积起来。倘若市场力量发展到政府难以控制的程度,最后还得采取壮士断腕类的非常手段。
中国政要在涉外活动中,总希望对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往往不被西方国家所认同。其实,不论是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在讨论宏观经济问题时,总是离不开政府的强势干预,总认为各种调控手段能够解决市场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但在经济体系越来越开放,市场力量越来越自由的今天,行政力量未必犟得过市场趋势。总有那么一天,政策调控将会让位于市场调节。为了避免积重难返,希望这一天来得越早越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数据分析或许是正确的,但作者的结论却有意无意地偏离了正确方向。文末曾提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使地方政府每年收获5000多亿的土地出让金,使中央政府每年收获数千亿税收。既然曾经从暴涨中得到数万亿的意外收益,政府自然负担得起一万亿坏账中的某个比例。再则,改制后的银行已经不再是只顾埋头耕田的老黄牛和只靠保护而维持生存的大熊猫。房地产坏账固然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外因,但终究是经营不善的后果。只要国家不再输血救命,也不允许将损失转嫁给存款人,银行自会改变经营方针。行政力量要盯紧的只应该是外来游资在非常时期的恶意炒作。房地产市场免不了涨涨跌跌,只要尽可能让市场因素起决定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暴涨暴跌。
警惕房价骤降的代价
钟伟
房地产价格问题变得如此敏感,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些媒体和民众急切地觉得房价大跌特跌是一桩好事,那么不妨考虑,如果房地产出现雪崩式的价格下跌,我们能够收获什么?在此,崩盘被定义为,12个月内,一手和二手房交易价格下跌30%以上,以及其余未交易的物业存量的市场评估价值也下跌30%以上。
先看银行系统承受的冲击。目前银行系统中,与房地产相关的大约有六类贷款:第一类是土地开发贷款,余额大约为2000亿,其中对各地土地储备中心的贷款约为1000亿;第二类是对开发商的贷款,余额大约为9200亿;第三类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贷款,这类贷款的数额较难确定,估计在2000亿左右;第四类是对个人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1.9万亿;第五类是混入到个人消费贷款的装修贷款,这部分贷款同样难以确定,估计在数百亿的规模;第六类是政策性住房贷款,大约为2800亿,其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大约2300亿。
累计起来,中国银行业对房地产的金融支持大约在3.51万亿。如果遭遇房地产行业崩盘,这些信贷会遭受怎样的损失?
关于土地开发贷款,土地储备中心获得此类贷款,通常一是依赖地方政府担保,二是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质押物,这种做法既违反担保法也违反央行的《贷款通则》。考虑到各地土地储备中心资本金匮乏,运作杠杆极高,也考虑到土地开发中征地拆迁安置等投入,以及“七通一平”投入,对银行而言既毫无流动性也缺乏回收变现可能,处置成本和难度极高。日本房地产泡沫崩溃后,地价一度下跌了80%,因此如果房地产崩盘,我们倾向于认为此类贷款将完全损失。吴注:后文提到地方政府曾经每年收获五千亿土地出让金,而上文中的各地土地储备中心贷款约为1000亿,为什么都要算作坏账?政府有权先捞好处,再欠债不还吗?
关于对开发商的贷款,目前开发商资质可以分为四类,为便捷起见,我们粗略地假定,占开发商总数20%的一二级资质的开发商占用了全部贷款的80%。根据2006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排名的调查,百强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总额为6100亿,净资产约为2550亿,土地储备为4亿平米。除百强企业之外,二级以上资质开发商的净资产大约为2600亿。其余二级以下开发商累计全部净资产仅2000亿左右。
如果遭遇房地产崩盘,二级以上资质的开发商,大约有30%将进入破产清算;二级以下资质的开发商,则可能全部破产。总体上有90%的开发商将因行业崩盘而不复存在,这也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那一轮房地产热潮的经验值。
据此进一步推算,目前对开发商的贷款通常采取封闭账户管理,抵押物是土地使用权和地面建筑,这些抵押物的变现处置效果是相当糟糕的。
考虑到对二级以上资质的开发商的7360亿贷款,目前对应的是5150亿净资产和
考虑到二级以下资质的开发商基本没有从事过实际项目开发,因此其整体出局时,现有的2000亿净资产极有可能荡然无存,因此,对其的1840亿贷款也会随之蒸发。吴注:借钱给人赚利息,自然有风险。以前的政策鼓励借款,现在的政策限制坏账增加,客观上会使银行放松风险管理能力。积小险成大险,免不了数年一次的大调控大震荡。
两项相加,如果房地产行业崩盘,9200亿开发商贷款形成可疑和不良贷款的总额大约为6110亿元,这些不良贷款的特点是贷款损失高,次级和可疑贷款占比较低。吴注:这六千亿在一万亿坏账中是个大头。贷款方原来是债主,坏账后成了地主。
关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贷款,目前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都是大型央企,较小规模的企业往往是通过层层分包获得项目。因此对其2000亿贷款,遭遇行业崩盘时可能会有一半形成不良资产,但其中损失类贷款占比较低。
关于个人按揭贷款,目前1.9万亿的个人按揭贷款整体不良率不足2%,平均按揭率为63%,平均借款期限为17年。因此对此类贷款,值得考虑的问题是:抵押物价值如何?个人未来收入变动如何?与惩罚贷款人违约责任的相关司法体系是否奏效?
一一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关于个人按揭的抵押物价值,央行的统计显示,贷款人所购贷款对应的物业在过去3年价格平均上涨了15%,因此即便未来1个月(吴注:从上下文看,应该是12个月。)其市值下跌30%,那么对应于1元按揭贷款,其抵押物的价值仍然高达1.28元,即便考虑到处置成本,银行也完全可以封闭贷款风险敞口。
关于个人未来收入的变动,不少官员和学者都担心按揭贷款的长期性使其面对经济波动时更脆弱。这种说法难以成立。不景气不仅仅使个人按揭业务风险增加,对企业和个人的其他贷款业务也概莫例外。事实上和居民收入相比,企业盈利能力更易遭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过去7年,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一直维持在10%-12%的区间之内,工资刚性决定个人按揭贷款较之其他类型的贷款更能耐受经济周期的考验。如果行业崩盘和个人按揭贷款利率大幅度上升两种灾难性情况没有同时发生,那么居民还款能力就大致不受损害。
目前最难以估测的是一旦贷款人违约,银行是否可以对抵押物进行有效处置?因此与其说行业崩盘给按揭业务带来损失,还不如说带来巨大的道德风险。只要司法体系不软弱无效,那么撇除少数害群之马带来的三五百亿贷款恶意拖欠,乐观估计个人按揭可以基本无恙。吴注:好像有自住房屋不得收回的政策。真该适应形势,先买房后辞工,做个有房无产的顺民。
关于个人装修贷款,这部分贷款或者通过购房者的价格虚报,被纳入到按揭贷款中;或者由于其贷款周期短而风险容易控制,因此此类贷款形成不良的可能性也不大。
关于政策性住房贷款,其中2300亿公积金贷款可能会遭受比商业贷款高得多的资产损失。一是公积金贷款人的住房需求往往是拆迁安置造成的被动需求,其还款人本身能力较弱;二是对公积金贷款人的还款约束、催收等难度较大,更容易遭受来自社会安定方面的考虑。因此如果行业崩盘,此类贷款达到25%左右的不良率并不为过,其余500亿政策性住房贷款则可能全部成为不良,因此这一块的不良余额可能在1070亿。吴注:原以为坏账多出自百姓。但从地6房1的比例看,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占了大头。
累加上述各项,大致粗略的估计是:对房地产行业的3.51万亿贷款而言,目前的全口径综合不良率大约为4.6%左右。如果12个月内房价下跌30%,那么不良贷款可能激升到1.02万亿的水平,不良率大约为29.1%。中国银行业资产的整体不良率将因此上升3.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8.3%重新恶化到11.5%。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使地方政府每年收获了5000多亿的土地出让金,使中央政府每年收获了数千亿税收,当然也使中国收获了蔚为壮观的开发商富豪榜单。如何理解行业崩盘的结局?房地产行业的悲剧,对政府而言,大约相当于其未来再处置中国建设银行加上中国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的同等不良资产负担;对居民而言,大致相当于其14%的家庭财产全部蒸发。吴注:文章的数据分析如果是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少调控和缓调控的主要保护对象是那些利益集团。房地产暴跌对百姓的影响当属有限。
因此,对中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各方应有理性的预期,调控是完全必要的,但绝不意味中央希望楼市崩盘,对此,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