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m I? 卫星通信技术/Satcom 技术文章/Articles 科技译文/Translations 其他作品/Others {杂文/Scribbles 文评/Remarks 胡侃/Blog 歌曲小说/Songs&stories 风光摄影/Photos} 生命的延续/My family


        其它作品——笑谈胡侃 / Blog

从2005年初开始访问网上论坛,间或也发表一点谬论。积少成多,好像也略成气候了。于是,这些杂七杂八的笑侃胡说也就给搬来,成为我网上全集之中新添的一个角落。

咬文嚼字 笑侃杂谈 因人施教 历史风云 时论政见 谈股论金 房改弊政



咬文嚼字

2005年11月29日,国语与方言问题的讨论

听人说,董必武在解放后讨论普通话时,曾代表一批人提出,用武汉话作为发音基准,理据为武汉在地理上居中。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管怎么说,北方人学说南方话很困难,南方人学说北方话也不容易。就像粤语地区,书写时的词汇都略有不同。

另一方面,北京作为普通话发音标准的唯一理由只是做过最近几百年的国都。国都也有国都的麻烦,越是人口流动的大城市,语音变化越快,从继承上说就越不纯粹。香港话有别于广东话,上海、杭州和南京的语音都有别于邻近地区,就是因为外来人口改变了当地方言。北京话也是如此。在明朝以前,北京长期受北方少数民族控制;在清朝,北京话一定受满人发音的影响。

当然了,有些现代青年鼓吹狼性。北京话一定是受狼性影响最深的。这也许是北京话可以作为中国语言(但未必是汉语)发音标准的又一理据。

2005年11月25日,国语与方言问题的讨论

上海文革前后只有一台面向郊县农民的本地话广播节目,而广州有不少粤语的本地和香港电台电视节目。因此,上海人至少能听懂普通话,而广州人就不能保证。上海常见中小学生边走边说普通话的,广州就罕见。

国人一向散漫。日本维新西化时,一纸政令就取消按照中国农历春节过年的习俗。中国在文革扫四旧时,1997年的春节没放假,但就是给毛主席冲昏头脑的上上下下也都没忘了照常过年。又如,禁放烟花爆竹是文明进步的举措。上海管不了,北京明年也放开了。你要不让家人熟人之间说说家乡话,还真比用行政命令推高压低股市楼市更困难。

2005年11月23日,中英文优劣的讨论

有人批评英语的组词能力不如汉语,举例称:“英文新词,例如...计算机 (COMPUTER) ...汉语...会‘计算’的‘机’...英文...不能靠组词,原因是‘太长’了。...如计算机将成为‘COMPUTAIONAL-MACHINE’。”因此反驳道:

何其愚也。搞学问可不能一厢情愿。

英文中的computer只是将compute(计算的动词形式)后面加了个字母r,变为名词形式,就完了。

要比键盘输入,8个英文字母总比3个汉字快吧?

2005年11月16日,有关音韵学的胡扯

之一:

入声应该是一种短促无调的发音方法。它并没有绝迹,如在沪语中的“赤佬”两字就是。

侯宝林号称能说多种方言,但他这北方人在短促发音上就过不了关。赤佬的赤字,发音似“策”但短促似爆破且声调平而不扬,侯老先生所学发音近乎普通话中的“雌”字。这语言大师其实也是只能在北方卖弄的。

你好像是南方人,本地方言中应该也有用不同于四声的类似发音方法的吧?

之二:

莎士比亚的英语就与现代的大不同,何况我们的秦汉唐宋?

最烦的就是历史剧装深沉,把部分汉字读成古音。从音韵学说,可能有它的道理。不过,那么多汉字中,单挑出几个来显摆,有没有必要?首先,你这只是用古音的规律,换用另一个现代汉字发音去读,换读的那个字音可能就与古时大不同。二来,你只能换用个别字词,换多了写成字幕都没法让人懂。其三,就是字和词都换了,句子结构呢?既然不能全然复古,何必单挑几个,为显示有文化而装 得非驴非马?

2005年11月16日,汉字输入方式的讨论

之一:

作者有偷换概念之嫌,因为汉字是否走拼音化道路与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方法是否用拼音方式并不是一回事。

我已习惯用键盘输入英文字母,因此,拼音方式能让我用最简单的方法,即用英文键盘输入汉字。再友好而高效的字形笔画输入方法,都必须先死记硬背活用方法,再把相关的字形笔画部件转换成英文字母。这就多了一道程序。

戏说拼音输入错误:在港台报刊网页上看到把“争气”写成“蒸汽”的,就知道作者是大陆人或新加坡人,因为港台多用仓颉输入法,不会出现上述错误。同样,如果有上下文发现应为“争气”而错成“珍奇”的,就会猜测作者可能是南方人,因为她分不清前后鼻音。

各种中文输入方法争来斗去,都有优缺点,要从中挑出一家最优的也不容易。就像高清电视制式,上交大与清华互不相让,结果中央台还是用了国外标准。中国人的家务事,难!

之二:

汉字的结构太复杂,笔画在整个字中的书写顺序又不容易找出规律。因此,如果要让输入方法符合汉字的书写规律,则方法一定是低效难学的。从四角号码到仓吉五笔,各路高人都花费了不少心血。如果不能设计出一种更为科学的软件方法,用计算机去寻找及优化,要想设计符合书写规律、同时高效便捷的汉字输入法,应该是不可能了。

之三:

我意思是,这么多路都给摸索过了,单靠几个人冥思苦想,应该很难创造出革命性的汉字输入新方法。要说可能性,或许只有活用计算机,通过穷尽所有可能方法,逐字比较总结,才有可能推陈出新的。

之四:

其实要能从脑电波中检出所想汉字的笔型,则更快更省事。

不过,方法虽然好,可会累着我等白字先生。如果用拼音,一时记不起的字可以逐个找出来。就是检错字,读者也可能转个弯猜对了。要是光靠笔型,文中错字一定会更多。读者会错意也罢了,文字监查当局若有误解,作者可要玩儿完。

2005年11月15日,翻译问题的讨论

united states是州的联合体,邦联或联邦,译为合众国和联邦国都没错。

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组群对应的关系。词义稍微丰富一点的英语词汇,都有多个内容相似、相近、甚至不同的汉语词汇与之相对应。因此,与上下文联系起来读,是完全必要的。

我的英语不够好,经常会有一个句子怎么也读不通的时候。翻开词典一查,往往是由于我只知道其中的一个词汇的几个常用译法,而文中却用了我仍未了解的不常用词意。

2005年9月16日,咬文嚼字

丑陋的中文:奶罩何必改作胸罩?不雅文字?有色情意味?奶妈是否该改称胸妈?牛奶也需要被正名为牛胸?

2005年8月23日,语言文字讨论的认识

之一:

繁体字是从象形文字抽象简化而来的,简体字是从繁体字的行书和草书写法中抽象而来的。如果要坚持古人的文化,我们不如都用画画代替文字,用扳手指代替计算机得了。

之二:

古文也在变化中。我读宋代的《资治通鉴》大致没问题,读汉代的《史记》需要猜测,读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得靠注释(尽管时时怀疑注释的准确度)。不能说汉宋的两位司马先生在文采和意境方面 都远逊他们的古人吧?

2005年8月5日,语言问题的讨论

之一:

不重视英语不行,但将英语置于汉语之上,则完全没有必要。其实,这也只是一种误解。我一向牛哄哄地号称人分三六九等。有机会外向的,当然必须学好英语;其它的,包括技术人员和普通干部,完全可以由他自己决定。

我们的政府和舆论总喜欢摇摆于两个极端。一搞申奥申博,就宣传社区大娘也热衷学英语;一搞评定级别,就要求普通的技术政治干部非得考试过关。

很久以前就感觉到,中日俄因为用自己的语言完全可以应付大学以下的课程学习,本国语言与英语的差距也较大,大众的英语水平比一些小国差是完全正常的。欧洲大陆的几个语言大国如法德西也相似,尽管其语言结构与英语的差别可能更小些。

我的态度是,不鼓励人人都学英语。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汉语过关(对常见诊治科技话题能够熟练读写)的还不知是否过半数。还有,为了提高大众的文化程度,应该减少、而不是增加汉语的学习难度。

之二:

我想,尽管嫌犯还不能被认定为坏人,但人们起码也还没有必要尊敬他。因此,不应该使用含有尊敬意味的“您”,而公安司法甚至采访人员在审讯或讯问过程中,,也没必要客客气气地“请”。

北京话过分客套是习惯,但北方和南方大多数地区的国语并没有尽可能使用客套词语的习惯。因此,用中性的“个”、并且省略“请”是比较正确的汉语使用方法。

2005年8月3日,语言问题的讨论

之一:

赞同你的“实用主义”“总要淘汰什么衍生什么”。

语言是流动和生活化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就是忘掉过去,向前看。美国人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将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改成动画版的《狮子王》。而我们的国粹学家总是坚持不能改造汉语,在二意性的多音字之外还要保留许多地方性的甚至是古人习用的多音字,(前者如将铅山读作盐山,后者如将说服读作税服),再者,中文里头不能插入西方文字字母,等等。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我们不能放弃老的,又要随时增加新的,儿孙们的语文课本又要厚重许多。熬成驼背近视眼,能把这些都学全倒也算了。要是没法学全,人人以讹传讹,真要弄到语将不语、国将不国的地步?

太夸张。我这是杞人忧天了。

之二:

说得极端些,“您”字和数词中的“名”和“位”甚或都可以取消。我自己虽然还坚持分清“的得地”,但也接受现在青年人的一概都使用“的”。花这许多绕口令的时间,虽然多了些文化遗产,但记忆背诵或会影响开拓与创新的冲动。减少部分学了考过便忘的死知识,把时间还给孩子,给他多一些玩耍和天真吧。

还应该道歉,我和部分网友一样,曾将斑竹网名中的后一个生僻字看错写错。其实,这也可作为我的中文汉字应该简化的理据之一。

2005年8月2日,语言问题的讨论

之一:

汉语历史悠久,尚文采重礼制。从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出发,好像有专家能轻易比较出英语等西方语言既粗鄙简约,又效率低下。不是吗?光说数词,我们有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材都不能囊括的一大堆,而英语只有寥寥数个;比较文章的篇幅,用大致相当的印刷字体,英文的行数多半为中文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汉语虽有文采,学起来可并不容易。就是一些或资深或首席的播音员,也经常会闹些小笑话。

要比较两种语言谁更精炼,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起码文章行数的长短并不能直接说明问题。假设有一种语言,其文字的繁杂程度超过现今所有语言的总和,乃至我们常用的每个句子,在这种假想语言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某个字或词。那么,用这种假想语言所写文章的字数和行数一定只有汉语的若干分之一。文章倒是精炼简单了,但要记住的词汇量或许是汉语的数十倍,聪明人穷其一生也难掌握足够用的单词。既然学习时效率不高,使用中也未必能够体现高效率吧?

中文的数词实在是丰富得过了头。就说英文里仅有的不多几个数词中的piece,我们就可细分成片、张、枚、段、条、块、件、篇、幅等一二十种。再说那英语中没有的,我们光是表示人数,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与场合,分别使用个、位、名等。

汉语中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规矩。第二人称单复数通常为“你”和“你们”。但对于受尊敬的对象,却都只用一个“您”字。因此,无论是对大爷大娘或是亲爱的老年观众,如果说“您们好”,就会让人觉着别扭。

在放弃文化革命的斗争哲学后,社会和个人都崇尚文明礼貌。但要注意的是,文明礼貌也得讲究尊卑上下。如果对小朋友或者嫌犯称呼“您”,如果在介绍负面人物的人数时使用带有敬意的“位”和“名”,如果对罪犯提要求时也用“请”,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精炼和文采都需要花时间锻炼而成。让人自豪的优美语言或许需要我们在学习时付出更多的努力。当代媒体对人们的言谈举止和知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兢兢业业,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随便说错话,闹笑话事小,误人子弟可大不应该。

之二:

想说的主题是:汉语的效率并不比西方语言高,要掌握好很困难,就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也经常会出错。(像我这样本来就不甚了了,偏偏要滥发评论的更是这样。)

汉语和英语的词汇量不能简单比较。将汉语用有限的字组织成的词汇总起来,应该比英语的词更多。汉学家辨称,我们用字组词的效率很高,其实,英语的词汇何尝不是这样。某个词汇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等的形式,大致都可由词根按照一定的规律推出来。中国的GRE青年背熟厚厚的一本词汇表只需用几个月,每天不过花一半时间。你我从三千个常用字出发,要背熟相当于GRE词汇量的汉语词汇,或许需要更多的时间。

小孩子说话的内容有限,用不了多少词汇。上小学后才开始吃苦头。中国孩子光是花在记忆汉语中的那许多多音字、以及有必要或无必要的数词上的时间,就够西方孩子玩上半个学期了。

之三:

我的本意是:中文和日文等东方语言中有不少词汇和说法分为谦恭、尊崇、以及中性等多种形式,如果掌握不好,不如就用中性的,谦辞和敬语的滥用是很不得体的。

新闻报道时,对施暴者、受害者、围观的路人、打抱不平者、乃至挺身而出的英雄,完全可以全部采用中性的“个”字。没有必要分出左中右,对好人加个“名”或“位”。更不能不分好坏都尊称“位”。

敬语只能用于尊者。对嫌犯和幼童称呼“您”是没来由的。

谦辞只能用于自身。电视剧中常见“欢迎来我的舍下”,甚至“我的拙荆”或“我的贱内”,其中的“我的”全是多余。试想,舍下、拙荆和贱内都是谦辞,能用在你或他的身上吗?

别人用客气话,你在回应时就不能随便沿用。我曾经邀请朋友“光临”我的个人网页,有位博士小姐回答“一定光临”,就有语病。随便什么人,答应去别人家都应该用“拜访”,“光临”时只能用在欢迎别人来我家时用的。

举这些例子,不是为了表白自己多掌握了几点细节。我的本意还是:东方语言中虚伪客套的成分太多,因此降低了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效率。教师和传媒要特别小心,没必要和搞不清楚时最好用中性词汇。滥用和用错谦词敬语,无疑是误人子弟。

之四:

俄语不知怎么样,起码方块字的汉语和含汉字的日语,应该比拼音文字难学许多。拼音文字只有数十个字母,由此组合成的文章当然会比用数千个方块字组合成的文章长一些。如果发明一种包含数万、乃至数十万更复杂的平面或立体文字,用它写出的文章,一定也比相同内容的汉语文章更短。原因只在于,单个文字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多,文章所需使用的字数自然就更少。但要考虑学习时间。26个字母比50音图容易学习记忆,50音图又比数千个汉字容易学得多,而我那假设的字数更多的复杂文字也许花掉人的一生也无法掌握。中国的GRE青年背熟厚厚的一本词汇表只需用几个月。回忆一下我们从几千个常用字出发,学了多少年,能用的汉语词汇,或许还超不过GRE的词汇量。

汉语的常用字虽然不多,但它和英语的常用词汇量不能作简单比较。将汉语中有限的常用字组织起来的常用词汇总量,应该比英语更多。汉学家辨称,我们用字组词的效率很高,其实,英语的词汇何尝不是这样。某个特定词汇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等的形式,大致都可由词根按照一定的规律推出来。英语中也常见将两个简单词汇串联起来,或在特定词汇上加前缀后缀等方法,合成新的词汇,这跟汉语的用字组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返回页首


笑侃杂谈

2015年12月4日  对热论FaceBook创始人捐出99%股份作慈善的评论

对扎某得女捐股的热论,无论是有知还是无知,都是吃撑了的:随便做点什么事,或者什么都不做,都好过把自己嘴巴挂在别人的身上。

2013年9月12不信医生信自己

看到网上转载的《当代癌症治疗的惊人内幕》一文,颇有同感。

现代医疗检测技术,可以查出许多以往被忽略的病症或潜在病症。对于早期治疗而言,当然是好事。但要记住,不是所有的病症都是需要治疗的。人和机器一样,带病工作很正常,保养到挑不出毛病是没必要也没可能的。这就要权衡,该治疗的不要拖着,但医生为其利益而提出的建议必须谢绝。

试想一下,每个人不都是忍着头晕眼花、鼻咽肿滞、心虚气喘、血压超标、脾胃不适、肝火肾虚、筋骨乏力、关节酸痛之一种或数种,一天天活下来的?也没听说有谁把身上的所有病痛都给治愈的。既然老毛病都能忍着,又何必对那些新被检测发现的病症担心过度操之过急呢。

老话说,是药三分毒。新检测手段免不了遭受辐射和破皮出血,新药新治疗手段也都不能避免在对被诊治的病灶起积极作用的同时,误伤周遭的组织器官。

因此,千万稳着点,就算绝症也尽可能保守治疗。因为越是积极治疗,波及周边、误中副车的可能性就越大;越是新发明的治疗手段,对其多年后的病情反复或后遗症的了解就越少。

不信医生信自己,尽人事由天命吧。

2013年8月7日,南水北调不着调

                            靠海的浙江干了,
                            拥湖的湘赣旱了,
                            天无三日晴的贵州没水喝,
                            天府四川种不得田,
                            据说今年是南旱北涝。

                            看来老天都觉得南水北调不着调,
                            见民意上不去,
                            只得下达天意了。

2009年10月24日,长寿秘诀探讨之我见

有的说长素,有的则食必有肉;有的说要运动,有的则说累了就得休息。其实长寿没秘诀,该你的就是你的。

老了就是老了,多活几年也没太多意思。巴金百岁还挂着文联主席的身份,多年牵挂着要建立文革纪念馆却没人搭理他。钱学森年年都有主席探视,眼见着病床上架着炕桌堆满了文件资料,但也好似只有回答“好、好”的能力。

依我看,八十岁以后的生命质量极差,长寿是可有可无的。多少人为了长寿,在年轻时每天花几小时锻炼。就算锻炼时间占除吃睡之外的十分之一,即能延长十分之一的寿命,那又如何。多活那老态龙钟的几年,还不如在有精力时把每一分钟都活个精彩。

2009年10月24日,罗列某历史剧失实处的劝解

哪部历史片不是胡拍的,用不着那么认真。

抗战中的一个小战例,七亘村两次设伏,在歌颂刘伯承和陈赓的两部电视剧中分别说是这两人主导的,在亮剑中又说是胡编人物李云龙的功劳。

井冈山原来是王佐、袁文才的,陕北原来有个刘志丹,都在欢迎过江龙毛主席以后受冤枉被清理了。还不如水浒中的白衣秀士王伦,人家好歹还动过花钱礼送天王晁盖的心思呢。

2009年10月22日,批评高价路牌的共鸣

GDP就是这样抬起来的。

不但是政府,公交公司也在闹腾。公交路牌原为20*50cm左右的横排子,挂高了的确有些看不清楚。前一阵刚换成带视频广告的墓碑状,每个站点成本估计要几千,连利润带回扣肯定也得上万。今年又添新花样,在墓碑旁再加立柱式站牌。就那一个站,就那几路车,并排搞了三套路线站名,是为了三头六臂的哪吒提供方便?明年还有“城市使生活更糟糕”的世博,是不是还得添上几套联合国官方语言的牌匾?

2006年12月28日,高盛发放高额花红的感叹

原想给文中的天文数字挑点错,未找见毛病,却悟出几点感想。

去年人均税前利润55万美元,加上人均花红近45万(由今年花红及四成增量倒推而得)及其它成本,人均创利应远超100万。对26人的精英团队来说算不了,对2万6员工的大公司来说真是令人咂舌。

今年人均税后利润近36万,人均税前利润可有83万(由去年税前利润及五成增量推得),除个人所得税外的政府人均税收就有47万。金融行业的确值得发展。

今年人均税后利润近36万,公司居然舍得发放人均62万的花红。效益极佳时的工资奖金成本估计占到收入的三到五成,员工敢不尽心效命。

儿子已经来不及转行,看来应该建议其考虑让再下一代选择金融行业的可行性。

2006年12月28日,博文中所见随意批评的意见

读过十数篇叶氏博文(http://yetanyetan.blog.sohu.com/),很喜欢,曾在自己的个人网页上冒昧转载了三篇,但对本篇有不同意见。我不是石化界关联人士,只因为业余投资或投机而关心过中石化,自以为在立场上还是客观的。

我在相关数据分析的方法和资料等方面,了解得并不比博主多。虽然不能提供什么建设性意见,但想通过挑出博文中的少数薄弱环节,提请博主尽可能注意小心求证。

首先,文中20、60和40美元的成本、售价和利润、以及20%、80%等比例都太随意,由此得出的估算结果不能定量说明问题。如果只打算作定性分析,瞎算不如不算。其次,中石油中石化并没有随市场情况增减炼油量的自主权,但它们又都是需要对股东有所交待的上市公司。两家公司的产炼比例不同,子公司的产炼分工也不同,由国家右手抽税左手补贴也无可非议。再者,在周期波动的市场条件下,公司经营往往需要在低潮时咬牙亏本经营,甚至增资扩容,以期在高潮到来前增加市场占有率。所以,“四处投产炼化项目”并不能“说明投资回报率不菲”。

中国三家大油商的石油和石化产品的销售价格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成品油价格更是严格受管制。央企在社会职能上亏损也得炼,但这绝不是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所应承担的义务。这一矛盾间接表明中国并不真正处于市场经济地位,当然这是题外话。

瑕不掩瑜,叶氏博文吸引人,有可读性。但自己在挑选当今的海量信息时,常因某人某文的疏漏,而减轻对其它文章的关注重视程度。希望博主能在不失锋芒的同时,尽可能严谨持重些,为读者多留些可信可读的好文章。

2006年6月28日,洋教头的看法

乱哄哄的天下,不但是君择臣,臣也择君。

你让名将来指挥一帮烂兵,照样会打败仗。名将还会被烂兵坏了名气,下回去猎头公司报到时,很可能身价大跌。

别说稀有的丁克,就是泛滥的丁克,都未必有兴趣接中国队这个烂摊子。

2006年6月27日,世界杯印象

很喜欢能够看到非洲队爆冷门。但是,非洲队进攻组织上配合太差,得分要靠偶然性。攻防抢劫时的出脚和挤撞也稍嫌粗野。

喜欢看英格兰队员在首场中,为了躲避铲球而跃起的避让动作。但若对手是那些不在欧洲强队踢球的非洲球员,恐怕躲也躲不及,再金贵的腿脚也免不了受伤害。

2006年6月26日,世界冠军称号的想法

如果是体育官员,关心的当然是哪个国家的球队或球员捧杯。但大多数球迷最为关心的只在于比赛的精彩程度。在中国,世界级男篮赛事肯定不如MBA吸引眼球。

换一个角度,从国际篮球的比赛规则都在跟着北美变化,也能看出,小范围的精彩比赛比大而无当的国际赛事要强得多。

2006年6月25日,世界杯名额分配的瞎掰

从照顾亚洲的代表性考虑,分配一个名额就够了。但若有球队愿意脱亚入欧,应该允许他们自行选择参加欧洲区的预选赛。

如果亚洲球队能在欧洲预选赛争得决赛名额,则表明亚洲足球确实在进步。如果争不到,当然没必要为了搞平均主义而降低世界杯的水准。

回想一下,中国乒乓球强盛的时候,是否愿意减少自己的参赛名额,把它让给其它国家,从而使锦标赛和杯赛更能照顾到各洲的代表性呢?

又:

其实我并不是要让欧洲杯代替世界杯,而是建议逐步废除为亚洲和北美球队分配过多出现名额的配额制度。

靠实力,巴西和阿根廷都可以在没有配额的预选赛中晋级。但由于南美的有限配额,阿根廷好像曾在某届预赛中差点翻船。

凭非洲队的实力,他们的出现名额不应只有欧洲的1/3或亚洲的5/4。要是现在就取消配额制度,估计欧洲大体不变,非洲和南美应能增加席位,亚洲和中北美的露脸机会定当减少。

这样的话,世界杯会更具备代表性,也会有更高的观赏性。

2006年6月18日,一夫一妻制讨论的我见

一夫多妻制曾经存在过,是因为有过得以存在的条件;一夫一妻制的大行其道,一是制度使然,二是平均分配主义的支持。

现在人们再说什么多妻制会让穷人讨不起老婆,似乎不符合改革开放的实际状况。是人都需要住房,需要医疗教育和养老,你不满足,能跟国家吵着要吗?能,但是要不着。是男人都需要老婆,也让国家分配?更别指望了。

共产党既已不再讲共产,当然也没必要再坚持一夫一妻制。历史是螺旋型发展的,从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制演变而来的,或许应该是相对固定的小范围群婚制。一个家庭中,并不限制有没有或者有几个现在意义上的夫或者妻。只要都是出于自愿,女权主义者又有什么值得坚持的呢?

关系自然更复杂,也更难于处理。不过,再简单不过的一夫一妻,这家天下就能保证太平无事吗?

2006年6月18日,孔子标准像的看法

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高招就在于,不搞偶像崇拜。他们所信奉的上帝和真主是只存在于信徒心中的。

你尊孔信孔,就在思想上信奉他,在行动上学习他。这和老人家的外貌又有什么关系?圣人本就有喜怒哀乐,老夫子的一生更是坎坷多于成功得意。两千多年后,无中生有的标准像如何能标准起来?

树立标准像出发点只有一个:标准像是我立的,我就是正宗,所有的商业利益就归我。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2006年2月6日,一夫一妻制的联想

之一:

挑个错: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还没怎么进来的时候有稳固家庭的作用,好像看得太近了一点。

一夫一妻制可能是相信亚当夏娃说的一神教在西方的产物,而同为一神教的伊斯兰国家、以及多神教或没有明确国教的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在历史上好像从来都不反对多妻制。

一夫一妻制当然有其合理性,现仍为国策的一胎生育制度、以及尚未严格施行的一人一票民主制度也是如此。不过细想一下,在这些制度中,不都有些平均主义和保护落后的影子吗?将有限的资源平均分配给弱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际上可能会制造落后,在实施中也免不了有漏洞可钻。而在中产阶级成为主体之前,因为大多数仍为群氓,简单民主可能造成多数落后人群对其它人的民主独裁。

之二:

的确是这样,西方文明和华夏文明都只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如果非要客观地认为精英和群氓都是平等的人的话,我们凭什么说土著部落是未开化和不文明的,并且将我们的道德和法律等都强行灌输给他们呢?

我们的一夫一妻制本来就是从西方学来的。西方的婚姻关系似乎已开始从一男一女转变为任何两个人。以后呢,或许也不是不可以发展为任何几个人的吧?再以后呢,根本就不需要现在的我们去操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要说年和十年,就是百年和千年也可被看作是瞬间。因此,从虚无主义的角度看,我们所穷究不尽的一切一切都只是流动中的一个剖面。

之三:

跟我专业有关的某个中国行业规范,其内容都是抄自国际电联的研究文件。我曾发现,后出版的中国规范中的某个公式,引用的居然不是国际电联在此之前公布的最后版本中所列的新公式,而是最新修改前的那一个。我猜想,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承认国际标准中的最新公式,而是在抄完较早一个版本中的公式后,需要经过很长的反复讨论和批准发行过程,因此跟不上外部形势的变化。

把话题转回来。我并不反对稳定的一对一关系。不过,在我们把这一习惯认作道德规范时,应该想到这并不是天经地义的,而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如果再清醒一点,则还应想到,我们的学习过程很可能滞后于变化了的外部世界

2005年12月29日,老庄的认识

之一:

只看过几天老子,对庄子的认识则几乎都是从他人文章中得来的二手货。不敢妄论,但感觉都说在点子上。

挑一点毛病:道不是故意走在儒的反面。据称孔尚曾问道于老。其实那是个思想开放而活跃的时代,争鸣中的百家都敢于脱开权威和传统,任自己自由发挥。虽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即便 庄学老和孟承孔,也都是不严守衣钵传承的。

之二:

老庄所处的历史环境,或许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段自由开放时期。不但士有尊严,下层人物也有尊严。就连相当于工匠和手工业者的公输班,也能在思想史上留下自己的足印。

中国封建社会的持续强大与富足有很多原因。我以为,主要的两个分别在于:有着适合农业文明的地理条件,以及有着适合封建制度的思想体系和道德标准。

有利也有弊。在大一统的背后,只许有一种权威,不同的声音均属异端邪说。但在大一统之前,各路诸侯都希望提高自己的实力地位之时,所有的地方实力派都希望招贤纳士,因此容易忍受甚至愿意试验各种新的思想和学说。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要脱颖而出的后吉士人,若不能开创新学派,也需要对师承作新的阐释。

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我想这也许是身在繁杂世界中的外人居然会对中国的大一统奥运口号有好评的原因。(如果真像传媒所说的那样,因为我通常是不怎么相信传媒的。)对身处封闭社会中的思想活跃者来说,肯定更愿意为“多彩的(colorful,而不是only one)”世界,发出缤纷的(而不是同一个)梦想。

2005年12月28日,高考状元的看法

封建社会每个省三年出一个会元,当时的省份数多在十五个上下。现在每年每省起码出两个高考总分第一。如此比较下来,当今的号称高考状元大概只能等效于过去的1/12个会元。

如果考虑到秀才身份是通过考试而获得的,由国家提供的学习津贴和由国家认可的社会地位(如戏文中所说的见父母官时免跪拜)也都高于现今研究生的待遇,则当今的高考状元连过去的解元也粘不上边。

2005年12月26日,旅游照片的赞赏

之一:

图好,文更佳。

好的图文能给我新的体验,是自己的眼和脑的延伸。

凡人不可能走过所有的山山水水。感谢这众多好作品能让我等沉醉和震撼在大自然的美景中。

之二:

去过这两处。可惜是在俄历复活节期间,天冷,夏宫的喷泉未开放。

刚进入冬宫,走上第一级楼梯时,就给大理石的楼梯墙面和雕塑所震撼。可惜自己没有相机留下这个印象,也可惜楼主漏过了这一块。

2005年12月19日,中西方风俗的理解

西人好斗。据称握手源于向对方显示手中没武器。

国人尚文。没有见面就打斗的习惯,当然也无需见人先表明两手空空。

再有,国人比较复杂。手中没有,难保身上哪个地方藏有暗器。所以把手摊明了或藏袖中没什么区别。

2005年12月8日,571工程的猜想

对571工程有个我见:武装起义可能是批林时的欲加之辞,没准是随便用了小舰队所在地杭州的电话区号。

2005年12月8日,愤青的意见

作为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些爱华排外情绪可以理解。但是,无端对辩论对手乃至持不同观点者都作如此发泄,则过分了。

人各有志,手足同胞也分三六九等。如果一时杀不到外人,先把卖国、不爱国或以不同方式爱国的自家人给杀绝了,这大中华会随人口减少而变小的。就剩孤零零几个和你同派的一起爱国,也实在太冷清。网上的激烈言辞如果没人回应,也一定是很无趣的吧。

2005年11月29日,日本民意的认识

统治者多少反映人民的意愿,特别是所谓的民主国家。笑泉越起劲拜社,选票越多,说明他是受选民欢迎的。我们官方老讲人民怎样怎样,这东洋人民可真是并不怎样。

2005年11月18日,航天员读研的讨论

中国的局级师级干部和少将大校军衔都是打了折扣的。就是在十年前的困难时期,你也别想在苏联的大街上看到大校军官着正装骑自行车,而这在三年前的北京军队大院附近可以经常看到。(不过现下好多了,不知是军费增加还是腐败提升的缘故,军队总部的小车接近泛滥成灾,家属大院的车位也早就不够用了。)

前一阵航天热时,见到电视中采访苏联前宇航员,有一位升空和太空行走次数为世界第一者,军衔不过是中校。如此推算,我们的杨氏一定会比那位苏联英雄更早挂上将星。这或许也是中国航天的骄傲之一。

要说荣誉博士学位,本来就是为名人锦上添花的。依我看,不如按照电视和网络的出镜率,在高官和演艺体育网络名人中选取。因此,最好送给那些没有能力通过学习研究挣得学位者,包括那些低学历大官跳水王子PK美女芙蓉姐姐之类。杨等既有能力且愿意付出努力攻读学位,旁人就不要劝他玩虚的了。

2005年11月17日,旅游照片的评论

奇怪。伦敦街景之一为,王家卫队骑手的漂亮服饰下,坐骑的后腿站在盛满马粪的木盆中。马来西亚怎么会是马不拉稀,屁股底下干干净净的?像航天员那样做了灌肠手术了?

2005年11月15日,城市人口素质的评论

北京人:

其实北京人并不像你说得那么差。

总体说来,社会上的北京人要比衙门里的(其实更多是外地人)强一些,下了班的北京人要比班上的强一些,胡同里的北京人要比马路上的强一些。在胡同里问事,基本上不但热情还客气。在班上,瞧谁都像国家干部x品y级。比如在商场,售货员愣是不愿意中断“导弹轰台湾,过瘾”类宏论, 去为顾客介绍商品情况。在机关内外,公仆们在上下左右不同对象前的嘴脸就不用多说了。

不过,到哪儿都有不顺眼的现象。我就不信您在自己的城市就能事事都看得惯。打比方说,对于不随地吐痰的要求,我总觉着太高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环路左近,就能经常见到大老爷们随地嘘嘘。这样的国民素质,还嚷嚷着打台台,训日日,超美美?

上海人:

上海就像长江口的崇明岛,上海人就像积淀成崇明岛的泥沙。

上海原来只是个小渔村,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成为西方列强所选中的口岸。也由于它具有更强的半殖民地位,发展起民族工商业。

上海人中的大部分都是邻近省份移民的后代。留下来的并不是佼佼者,比较有眼光的多半在1950年代中期去了香港,又在1980年代率先携资金技术回沪发展。

当然,要说上海人,还得是留下来的那部分。其中有能力的,确如笔者所说,散布到全国各地,形成一个个小上海社区。最次的就是对新来上海占高职位赚高工资、但尚未学会沪语的外地人愤愤不平,对匆匆的过客及忍辱负重的民工施白眼的小市民。

不过,小市民有不平衡感也属正常。他们在文革时努力工作着,总觉得自己被迫部分承担着养活血腥武斗和居家逍遥着的外地人的义务。而现在,退休的退休,下岗的下岗,当年的努力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值得平衡的补偿。不说别的,算一下“上海”的平均住房面积和“上海人”的平均住房面积,就能部分说明问题了。

2005年11月15日,传统道德的随想

其实我用的是礼和义。礼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义是国家兴亡道德责任。讲礼,就会要求所有的人都用同一种标准判断是非;讲义,就会把任何小事都提到原则的高度。过于知节守礼就显得假,随时义愤填膺就容易出乱子。

2005年11月4日,易学的浅释

其实,易所说的就是这个:小时弱,大来强是000111;反过来就是111000;从小到大都弱的是000000;一生一世狠得不得了的就是111111。琢磨了半天,发现所列举的64种可能性中,必有一种符合我临死前的回顾 。但他并不能提前告诉我生命中每个关口的下一步将会是怎样,好像说了也是白说。

2005年11月4日,神六军事作用的回帖

望文生义的能力让人佩服,不过说得有问题。

在真空失重环境下,些许推力就能产生变轨效果。推力小,变轨有限,规避拦截的作用也有限。弹道导弹不同于卫星和载人航天器,不可能有太多的机动性。如果要靠变轨来躲过高机动性的拦截导弹,真正有效的只有在双方相近的瞬间进行变轨。很明显,按照预定程序进行的变轨在大多数时间并不是安全的。如果要在拦截导弹接近时随机变轨,一是我们根本就没有相应的侦查能力,二是变轨后来不及计算和控制落点精度。

分离是很简单的事。助推器和各级运载火箭都是靠爆炸螺栓逐次和航天器分离的。放出假目标自然也没有难度。返回舱和轨道舱的分离根本就不体现军事用途。值得夸赞的不过是,我们的载人航天比早期的飞船多了一个宇航员返回后仍留在轨道继续飞行和工作的轨道舱(相当于一个超大型的卫星)。也就是说,发射重量远大于早期的载人航天。再加上神六的宇航员曾经往返于两个舱之间,以此证明舱门能够开闭和密封罢了。

2005年11月4日,古乐器古乐曲的胡搅

捣乱:埙是什么?今人仿远古人(甚至未成人)遗留的不知什么东西而改造成的类似乐器。《胡笳十八拍》,词也罢了,曲从何来?用似是而非的物件吹奏似是而非的古曲,真的能让人体会古人的心境么?

2005年11月4日,国学复兴问题的回帖

论文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什么错?本来是泛指,积小善成大善,从小事做起成就大业嘛。自己学得好一点,当然就更容易搞好小家,进而对国内事务有较多的贡献,并且使富强的国家在外交上更有发言权。

再说,修身齐家,并不是非得圣贤加模范家庭;治国平天下,也并非宰辅和帝王之专利。炼成足够驾驭各类能人的奸雄本领,也是修身;把妻妾子女管制的服服帖帖,让孩子出蓝胜蓝成为更大的流氓也是齐家;萧规曹随、王安石变法和王莽篡政都是治国;昭君和亲、苏武牧羊、以及岳飞抗金、甚至玄奘留学和鉴真援外也都可算作平天下。

现在的各级当政者都应该看看自己的手下,如果体现知识化只靠投机取巧得来的高学位,如果除了官场历练外没有其它真本事,如果捂不住家庭成员的贪贿腐败,如果子女都被人看作烂泥糊不上墙,那么即使曾经一起下过乡、扛过枪、砌过墙和嫖过娼,也不能重用,因为越是哥儿们就越会把自己都牵连进去。

2005年11月4日,电视剧题材的讨论

其实问题在于现在的电视台太多,而可以轮着播放的节目源太少。因此,随便抓个什么题材出来,拍他个一塌糊涂,都可以拿去卖钱。

接下来的问题是,题材也不是太多,题材还要花钱去买。因此,买来一本小说的改编权,就得充分利用,拍短了不够本,动足脑筋添油加酱才符合商品经济的道理。

其实,京华烟云这类只能存活于某个时代的作品,根本没有改编拍摄的必要。写的好像只是中国历史上某个混乱瞬间的几个小角落。我可不愿意看他,愿他安息吧。

2005年10月20日,纪念巴金

人要活个八九十实在也够本了。尊敬和热爱老人,就应该让他安享天年。应让他呆在高位不下来,自己都不觉得有活下去的必要还让他吊着最后一口气撑上好几年,这不是爱,甚至可说是害。

自己不懂文学,因此从来没觉得老人文学泰斗地位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深为老人对文革期间被动服从于愚昧的运动精神所作的忏悔而感动。

愿老人安息。

2005年8月31日,迁都建议的回 应

迁都?好啊,贪官污吏们正找不到新的矿源呢。

吵吵了多少年的小政府。一个局压缩到几十个公务员,其中2/3以上是处局级。改革成功了吗?不,局下面还有个附庸,事业单位编制还有数百人呢。

真要能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基础上压缩政府编制,或者按照流言所说,将官吏们排队,按单双数枪毙或开除一半,北京城也就空了一半,楼主的心也就不用再操了。

返回页首


因人施教

2007年12月6日,汪丁丁《假使寻不出路?》之读后感

曾经读过些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没有继续下去的部分原因在于总感觉他不是在介绍历史,而是有选择地摘取历史片断以实证他本人对历史的看法。汪丁丁很有才,不过他的文字也有汤因比的毛病。下文中的所有介绍和引文只是为了支持其观点:“现代中国人深陷其中且不能自拔的教育的困境:当整个社会被嵌入到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为最显著特征的市场之内的时候,教育迅速地从旨在使每一个人的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

其实,世上孩子所走的绝不是同一条路,甚至不是同一个方向。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因其自身独立意志和父母宽容程度而大有差别。依我看,中国的好坏都在独尊儒术后的统一思想上。包括蒋介石的一个主义、毛泽东的一言堂、以及零八奥运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统一自然容易稳定,但统一也会僵化。如果从小就让孩子知道世界是多彩而梦想是各异的,他就不会受核心价值观的压迫而必须硬挺着跟社会竞争。

人或人才都应该是多面体。不懂得生活,不享受艺术也罢了。如果盲目于外部形势和压力,在学业上不打好基础就急着提前出成果发论文拿学位挣名利,遭受当头棒喝是理所应当的。

自己孩子暂且在自主道路上走得不错,希望今后依然能避免在竞争压力下迷失自我。

2006年4月11日,批评四六级考试者的调侃

但凡攻击考试制度的,都没错。不过,如果大家都能考过而自己不行的,也该想想这是为什么。

2006年2月12日,家教和子女出国的建议

之一:

我觉得,孩子们比我们小时候懂得更多。讲大道理和高压政策都没用,最好是以身作则加推心置腹。后一点好办。别人家的孩子也没闲着,咱家的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如果提高效率,主业保证质量就可以玩副业。只要家长不违背承诺,不在完成额定任务后添砖加瓦,聪明孩子一定会心甘情愿地做得快又好。前一点不知是否为逍遥者的软肋,你要是每天都玩得很开心,倒真不容易让孩子认识到生活非得有几分勤奋加艰辛。

之二:

不管有没有实力,要稳妥的话,还是应该避实就虚。有人说过物理化学最容易,这和我儿子学校的情况相吻合。因为美国人不愿意干那个,留给外人的机会就多一些。不过,理科出路不多,要不是佼佼者,很难站住脚。我有个亲友,科大天体物理的,尽管在欧洲念到博士后,最终还是转去软件行业。

曾在复旦听老师同学说,生物工程出国比例大。从儿子的毕业生名册上看到,确实如此。问题是孩子是否喜欢,以及就业前景如何。在电子工程方面,复旦出国机会最多的是微电子。高考报名时知道这是该校的好专业,但总觉得不好玩,而把它放在后面。估计出国容易跟该专业在外的知名度、以及美国人也不喜欢都有关系。

还有就是,奖学金多给博士生。但博士的出路多为faculty,也应该考虑男孩子是否喜欢及合适。

2005年12月19日,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

就保尔而言,我和孩子没代沟,因为从来就没有为螺丝钉疯狂的过去。

自己是凭着点小聪明吊儿郎当地走过来,希望孩子也轻轻松松地活下去,因此不会有过高要求和太多失望。

好在孩子既没耽误玩,也没走错路。要不,中国人的家庭、社会责任感,还真可能压死人。

2005年11月17日,复古教学的疑问

人之初就非得读人之初?奇哉怪也。

要讲道德理想,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和纪念白求恩)也不是没有启发;要学习交流文化知识,单靠效率低下的手语盲文也会有丁点作用。二十年来,城市孩子都会鹅鹅鹅,也未见这些年多出了几个诗人;十年来,重点中学新生多半钻过奥数,也难望多少年后出现若干本土的诺奖得主。

孩子是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连现代汉语都在随时走样,学古文有什么用?大人口宣礼义廉而心中无耻,性善一定只限于人初。

2005年8月5日,高考问题的看法

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原因。当年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是为了缓解文革内乱加新中国第一次人口高峰带来的就业压力,现在城市里的阿猫阿狗都让上大学也一样。大学毕业还找不到如意的工作,就再去挤独木桥读研。为了尽可能不 让学生走导师的后门,必须严卡录取分数线。

考哲学有助于分析学子的逻辑分析能力。考政治有屁用?背出来的高分就代表被洗脑了?君不见千万某党党员,一个个赌咒发誓要为什么献身。而滑稽的是,吃喝嫖赌坏事做绝的贪官污吏不都是发过誓的?

考语文也有助于了解学子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不同的专业,应该按照不同的比例同时考中外文。中医国画类,应该是英语的比例低一些,古文的比例高一些。如笔者所干的电子通信类,还是应该以英语为主。

2005年8月5日,童话欣赏的感想

童话中的上品应该是老少皆宜的。我最喜欢的唐老鸭,几乎就是我这类执着而又时时碰壁者的写照。

童话应该有寓意,世上好人受苦、恶人得意的事例还少吗?让天真的孩子懂得一些人世的险恶,走出家门后就不会事事失望。每篇都呈玫瑰色的童话,比有现实意义的童话更儿童不宜。

返回页首


历史风云

2016年2月21  对微信朋友圈上的某个反映千年历史的各国势力范围变化图所发的谬论

历史是个有深度的东西,三四五维空间都不够表现的。要是看到涂色板上的那些花花绿绿就跪了,只能说明现在的网络实在是太浅薄了。
闲来整理春秋战国资料,第一步是复核诸侯年谱。发现春秋史记通鉴的事件很多对不上,网上的几种资料更是一团糟。
难怪古人。左传公羊之类是口口相传多少代才勉强留下的;太史公不单没有excel,连张足够大的纸都找不到;砸光的司马缸也只能整理n手资料。
但今人就不同。面对几个不同来源的原始数据,总要去伪存真,怎么也不该整出相差几十年的对不拢结果来。这只能怪网络时代的浮糙,因为惊悚才能抓眼球,精确只是浪费时间。
因此上,转发的这个流动色块图也就是那么回事。不说别的,印度这个文明古国,早年间唯有欧洲人或阿拉伯人占领时期才留下断续历史,更多的时间段全是空白。图上的相关色块若是连续的,那只能是作图者的自由发挥了。

2007年5月15日,太史公崇拜者调侃

(博主有关晋朝司马氏和唐朝李氏分别为司马迁和李陵之后的假设) 果然是“假设或者太大胆,求证难免不小心”。司马迁和李陵后人何必翻身做主人?趁乱夺得政权者需要给自己找个凌驾于臣民之上的好出身,因而乱修家谱。严肃的史学研究者只应该去伪存真,哪有以讹改讹的?

对报任安书中忍辱负重完成家族使命的解析甚好,对史记的解读也很有独特见解。不过,对史记的推崇好像过了头。

司马先生的史记有个问题,就是越远的说得越简,越近的说得越繁。与秦汉之交的一些强人相比较,文景两朝的许多记传人物简直上不得台面;与他老人家同朝为官的几个家族(包括李广李陵的后代)更是不值得一提。写古人少当然有受限于手中资料太少的原因,写当代人物太多难免令人感觉夹杂私货。尾大不掉的唯一好处是,给当今编写戏说皇帝老儿的文人提供了汉武朝的一些参考资料。

2007年1月2日,金庸祖上在文字狱中表现的跟帖

有趣。宁肯信其有。

不过,金庸小说好看得紧。世上有多少人从中享受到有穷读书乐趣?如若作者祖上真是不惜命的壮士,老人家掉脑袋不要紧,其子孙包括小说家就可能因无祖而无后了。由此看来,金庸先生的先祖纵然叛道卖友, 但因求生而有后,也算是为今人作了一桩善事吧。

2006年8月7日,读史的建议

喜欢读史的话,建议看通鉴。三个理由:一是涵盖的年代久远,从古时到宋初的热闹朝代都在里面;二是编年史形式比记传体结构更合理些,不感兴趣的小事件可以跳过去;三是宋代的文言文比汉代的更容易理解。外加一个理由:此司马比彼司马更加好为人师,将传统的历史记录稍稍改变为历史评述,从而更合乎你欣赏易氏的口味。

2006年4月12日,国人战斗力强弱认识

中国强就强在可以自给自足,弱也弱在不用出关掳掠。

2005年11月25日,毛时代粮食产量的讨论

之一:

四年的总产量会比一年的还低?要说平均年产量倒也算了。

国人一向不重视统计数字,历史上的度量衡也从没有个准。古人常见六尺八尺一丈的身高,就是因为所用的尺度太短了。

要说宋朝的粮食总产量或者亩产高于毛时代的,肯定是数字有问题,笼统说来有如下几条。首先,宋朝的国土面积和耕种面积都远低于当代的中国。其次,种子肥料和农具农艺也多少会有些改良吧?再说,粮食分粗粮细粮,归拢来的的总产量就很难作比较。最后,人口可能相差数倍甚至十几、几十倍,吃不了卖不掉的,种出来干哈?

之二:

在粮食总产量或者亩产的比较中,怎么能用饿死多少人作为证据?

宋朝时的全国人口统计数字很混乱。从google上还可以查到,少则一千七百万,多则一亿五。从元代和明初的人口分别在八千万和六千万上下,考虑到前二者的幅员远广于宋朝,起码可以断定:宋朝的人口不会比一亿多太多,远比解放时的四亿五和以后的六亿低。没有理由说,可供一亿人吃饱的粮食要比仅供六亿人半死不活状态的还要多。

饿死人有很多原因。连年的灾荒是其一,计划经济保重点是其二,偿还苏联债务、以美国为主的经济封锁和尽国际主义义务是其三:
比较亩产,当然不能用平年的和灾年的相比。
苏联为什么能在二战中造出那许多飞机坦克火炮?中国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打响两弹一星?这都是共产党计划经济牺牲部分(或者大多数)人民利益得来的。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定要牺牲大多数地方的利益,即抽取大量非重点部门地区的资源,滥用在极少数重点项目上。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邪派武功描写:在必要时嚼碎舌头、喷出鲜血,以此换成全身功力的大爆发。这在厮杀中处于劣势的一方或许是必要的。爆发或许能救命,爆发后的系统瘫痪可以在保住性命后慢慢调养。
老百姓吃不上的大苹果,要运往苏联还朝鲜战争时欠下的军火债务。即使苏联逼债不那么凶,也未必能用苹果在国际市场上以合理价格换取粮食。我们的老百姓饿着肚子,国家还不能减少对并不比我们更饿的穷国小国的援助。

扯得远了。目的不过是一个,暂且不论是非曲直,写文章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立论用据千万要客观。

2005年11月25日,对郑和vs哥伦布的讨论

看看海图就明白,郑和的船队只能沿海岸线航行。如果要让他发现美洲,则必须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之上欧洲,再经格陵兰,到达美洲东北角。

好望角的凶险就不用提了。非洲西海岸的土著部落也是连西方贩奴者都怵的。(据说沿岸都是山岭,外人靠岸不容易,驻守补给也困难。因此,白人有枪炮也不容易施展,黑奴都是通过以物换人的方式,通过当地的酋长买来的。)郑和不兴抢掠,一路施舍过去,能支持到欧洲吗?

从阿拉伯海到中国的航线古已有之。郑和走的是老路,为了利用信风,来回一次要两年时间。若要绕过非洲北上,如何利用风力?还有,在海上航行两年后,船底附着的贝类也会严重影响航行能力。

现在有人鼓吹狼性,嫌自己的祖宗太软弱,却偏偏在郑和远航上鼓吹天朝大国的泱泱气度。耗用举国的人力物力,走那么多地方又得不到丁点好处。想想就明白这壮举为何不能持久了。

2005年8月30日,狼图腾说法的不满

挺有说服力的一篇文章,不过太偏激了。

不愿意看狼图腾之类的畅销书。自己的偏见在于,凡畅销必低水平,因为需要迎合广大读者的口味。

只要地理环境允许,蒙古人和满洲人都会以农耕为主的。之所以称为游牧民族,之所以要打打杀杀地靠掠夺过日子,只是因为客观条件不许可罢了。

试想想,如果没有农耕民族,如果没有羊,所谓的狼和满世界的游牧民族吃谁去?世界人口就不会是今天的xx亿,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文明。

要学狼也得早学。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的文明程度和外交环境都变了。逆天下潮流,弃人性而学狼,那真是舍本逐末了。

2005年8月30日,抗战史实讨论的回帖

之一:

冲绳好像原属硫球群岛,早年也曾做过中国的属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被日本吞并。

冲绳人原非一等日本国民。在二战期间,台湾人也属于二等日本国民,甚至大连人还算三等日本国民。因为台湾和大连早在满洲国成立以前很久就被日本占领。

现在有些纪念文章根本不顾史实。比如说港澳台人民怎么为抗战提供捐款。在港澳被日军占领前,处于孤岛之中的国人当然愿意而且可能慷慨解囊。但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和沦陷后的港澳,即便愿意捐款,还有可以利用的邮政 或银行汇款途径吗?

之二:

爱国者应有清醒的头脑。我不愿意、也没能力作相关比较,但也痛苦地思考过类似问题。

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前,世界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侵略者烧杀抢掠在人性上应被谴责,但被征服者也应该反省一下。特别是被小国征服的大国。

电视中介绍,在抗战胜利前的大反攻中,共产党军队歼灭和俘虏了一万多日军和十几万还是三四十万伪军。这说明了什么?没有那许多为虎作伥的中国人,蒙古人、满洲人和日本人能够那么顺利地侵占和统治偌大的中国吗?

现在还有多少电视剧吹捧蒙古人和满洲人在中国的统治。甚至有什么《太祖XX》的剧名。(应该指出,康熙、乾隆等是特定的名词,可以不在前面冠之以“清”;而太祖是很多朝代都有的,如果省却前面的“清”字,给人的印象就不知是清朝人的太祖,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太祖了。)我真担心,过多少年,说不定还有文学作品夸赞满洲国甚至日本占领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因此,我觉得搂主的观点虽然刺痛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但还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的青年人,不要张口就说扫平小日本。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把中国的事情搞好,才能硬起腰杆来。

小日本是欺软怕硬的。当年打美国,是错以为美国也好欺负。被美国占领期间,也乖乖地听话合作。至今仍在国际事务上跟着美国转,连每届新任首相的第一要务也似乎都是访美。如果中国真正强大了,军国主义的叫嚣和瞧不起中国人的颜色也都会随之而改变。

问题是,中国能不能继续发展,能不能在接下来的十几数十年中,在经济和军事上压过日本?这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并不是说大话吹牛皮就能完成的。

2005年8月5日,狼性及其社会意义的观点

鲁迅先生的一个比喻更恰当:西方人是豪猪,彼此之间用刺保持距离;国人是羊,被带刺的西人挤迫时,先是避让,待到自己迫不得已,而别人习以为常时,却毫无征兆地或用蹄或用角反击。

这里有一个国际惯例的习惯和应用问题。当我们还没有强大到能将自己的习惯作为世人都应遵从的准则时,不妨学习和适应大多数世人都习惯使用的国际惯例。或者说也学做豪猪。

至于狼性么,西方列强在掠地殖民时也没把它挂在嘴上。(不管他在一二百年前是怎么做的,口头至多说你不开放口岸,你欺负了我的商人,因此我要求获得行商的权利。)我们本不是狼,也无力在并不欢迎狼的当今世界冲撞,何必讨不了好还惹人生厌呢?

2005年8月3日,狼性及其社会意义的回帖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风风雨雨中熬下来,靠的一是独特的地理环境,二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眼下还是开发内需为主。外资还打破头挤进来争夺中国市场,我们还不到非要冲出去搞乱全球的地步。再说,殖民时代已是过去式,西方世界都清洁完口腔中的血迹,开会讨论扶助穷国了。我们到过头去学他人祖上的野蛮作风,也未免有点本末倒置了吧。

返回页首


时论政见

2016年4月11对走红网络的“这届人民不行”一语的感想:

这届政府行就行在发现人民不行了。既然人民不行,那国名和政府前的人民二字都换成官僚吧。中华官国的官僚政府,一定不会给人民带坏了吧。

2016年3月5日 ,读龙应台在北大的演讲《一个台湾官员的“中国梦”》有感: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湾蓝绿两方的共识——“掌权者是会腐败的,反对者是会堕落的”。
任何政权,不论民主独裁还是开明专制,都只能通过作为他五官四肢的执政基础,将其统治意图传递到底层。夺权者也一样。
抛开执政理念和意识形态不谈,蒋介石和毛主席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两者或腐朽或新兴的执政基础。蒋家王朝之所以在台湾得以延续和发展,很可能是因为甩掉烂摊子而得以重生。
新中国走到这一步,其执政基础已尾大不掉。百姓寄希望于清官明君,却不想清官明君只手打不了天下,他若对其大受百姓反感的执政基础下狠手,自己立马会成孤家寡人。
回看中国历史上号称中兴的四个王朝:东周和东晋都是换汤不换药,结果皇权旁落,只能苟延残喘;南宋脱掉一层皮,政治上没作为,经济却得到发展;唯有大乱后的东汉,白手起家,方能称得上中兴。
是中国人,就要讲“礼义廉耻“。蒋家王朝败走前,百姓骂他“四维礼义廉——无耻”。眼下呢,京沪政府的冠冕堂皇口号中好像都有“尚德”“崇德”之类,官老爷们扪心自问一下
,暂且不说“德”,你们确信比49年时的前人更有“耻”吗?
作为退休老头,我已放弃幻想。至于年轻人,可以反动,可以钻空,可以妥协,可以逍遥,可以逃避,或许最实在的是投靠,但唯一不可取的是盲从。无论对掌权者还是反对者,都不能盲从。

2016年3月5日 ,学雷锋日,看到微信圈上老人为雷锋正名的帖子,说一声道歉:

我也曾跟着嘲讽雷锋在埋名做好事的同时又在日记中宣传,很是不应该。
此文所说是对的:当时流行写日记,我作为平凡的小学生,日记还难免夸张。
雷锋是因事故偶然身亡的。如果日记是被他个人保存着,并没有公开出来讨要表扬,我们就没有理由嘲笑和批评他。

2016年3月5日 ,“军人待遇上舍不得投入是准备下次战争赔款”说法的扩而大之及推而广之:

百姓生活没有保障和提高是准备亡国亡种。
官兵工农的劳动报酬和生活水平大幅拉开档次,是准备把两朝国名中的“民”字给抹黑剔除。

2015年12月4日 ,读郭沫若写的贺斯大林万岁诗有感

郭老是史学和文学大家,凭其学术成就完全当得起科学院长,但其人品常遭批评。郭老在北伐时、抗战中和解放后均做过高官。他之所以赞颂蒋、毛、甚至江青,或许出于诗人的感性,或许迫于形势的无奈,但这篇祝斯大林长寿至70个恒河沙数(出自佛经,对应于数字单位十的五十二次方,也就是10进数后面要挂52个0)真是太过分了。科学院长捧人能捧到这份上,其下属在这许多年中拿不到诺奖,自然就可以理解了。在中国,喜欢投机钻营也不算错。但明主用人就该用其才。不让天才做事,偏给他做官,反而是害了他。也许蒋毛都希望利用郭老的影响力。可惜的是,做吹鼓手遂了他的表演欲望,败坏了他的个人形象,也耽误了他的学术研究。

2015年12月3日,香港理工大学民主墙某些观点的评论

如果用我们并未否认的法理判定,香港是割让,九龙新界是租借,两者不同,英国当年若是坚持不还香港,也不是不可以。
但既然已经还回来了,那就不必再炒冷饭,因为所有条约合同都是新的覆盖旧的。新条约生效后,旧条约已成废纸,仅余历史研究价值。
不过,既然有五十年的说法,急统不妥,放松点留做镜子也好啊。关键在于没底气,怕自己不能一年年强起来,怕那块飞地比较出自己的日益腐朽没落来。

2009年11月,国人承受力的感叹

在这道德崩溃的当代,常有世人都该做而路人皆漠视的。原因可能在小老百姓已经习惯于被剥削被压迫被冤枉,人人都有自己的苦,人人都有申诉抗议无门的经历,故而对别人的遭遇也很难动情。

不过,要是人人都因如此觉悟而认命,就会有更多的X革Y改。要是人人都对倒钩执法类恶症俯首帖耳,总有一天会钩到你我头上,或者在胃痛打不到车时,眼睁睁看着贴有不敢助人字样的私家车而苦叹。

这就是我们的悲哀所在。你越是能适应奸商,就有更多可能吃到黑米霉面假酒假药。你越是能适应乱政,就有更多机会收到城管倒钩们开出的罚单并在房改医改教改后遭遇更多的剥夺。你平日无视他人所遭受的不公,自己叫苦时自然也得不到共鸣。

2009年11月,马路噪音的投诉

连续几天,半夜被风镐声吵醒后难以入睡,直到天快亮时才清静下来。投诉电话接待人员说是几百米外另一条马路的施工传来的,因为影响交通,公安交通当局特批夜间施工。

上海的客、货车司机也牛得很。有的是为了驱赶挡路的慢车或行人(常见莲花超市的班车,稍遇障碍,就用高音喇叭猛轰),有的估计要赶绿灯,从一个路口到下一个路口连续或间断鸣笛不止。货车司机或许是对被迫夜间行驶有意见,心有怨气撒到沿途居民头上;或许是夜里没人管,只顾自己开快车方便舒畅。路旁民居半夜里关紧两层玻璃窗都挡不住,被连续几秒十几秒的高音喇叭吵醒后,心中窝火难再入睡。

深圳十多年前就禁止在市区鸣笛,这几年来各大城市的驾车者也都开始自觉文明起来,偏就是上海市对机动车鸣笛的管制效果很差。市中心还可以,内环线边上就不行了。近来交管部门查黑车十分起劲,就没想到放些倒钩暗哨在查处超载超速超噪音上。其实只在市区行走的超市小客车,完全应该禁装高音喇叭。常见环保部门在闹市路边装置的噪声仪,但没见在要道路口监测白天黑夜的噪声峰值、以及累计超标时长。

奥运前在北京工作,世博前回上海又经历一片混乱。感觉申奥申博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能觉得城市使生活更糟糕。

2009年10月28日,必须适应社会类认命言论的遗憾

这就是我们的悲哀所在。

你越是能适应奸商,你就有更多可能吃到黑心米面油盐假酒假药。你越是能适应乱政,你就有更多机会收到城管倒钩们开出的罚单并遭遇继房改医改教改之后的剥夺。

要是人人都对倒钩执法俯首帖耳,总有一天会钩到你我头上,或者在胃痛打不到的时,眼睁睁地看着车身贴有不敢助人字样的私家车而苦叹。

2009年10月22日,无人回应怨言的感慨

我想不会都是优越社会制度的享受者,而是见怪不怪了吧。

国人就是贱啊,对压迫者俯首帖耳,对自己毫无信心,对别人漠然视之。因此,扬州十日和南京屠杀时会茫然跟随屠杀者,排着队引颈受戳。因此,再怎么上伪劣产品的当也还是抵制不了诱惑,再怎么吃赌场式股市的亏也还是坚持屡败屡战。也因此,对政府的压榨和剥夺也已习惯成自然,连发牢骚的劲儿都提不起来了。

2009年10月22日,要求提高退休工资者的声援

官方只讲30年前人均月工资几十元,现在数千元,涨了多少多少倍。其实当时的工资外还提供医疗教育住房等福利,而现在什么都得自己掏腰包。

官方只宣传国际上通用的恩格尔系数(食品占生活总开销的比例)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高。实际上如果国人背负房债外加生病育儿,恩格尔系数会远低于欧美,难道我们的生活质量高于发达国家?

工资和退休工资需要横向比较。据了解,美国20年的工程师年薪约为4、5万美元,这些老人就是不升职,现在的年薪也能随通胀加到14、15万美元,大概是新人的两倍多。而在中国,老人永远是吃亏的,他们长期拿的是低工资,到现在的收入可能比新人还低。退休者更是被边缘化。

2009年6月26日,国人眼中的外人也非好鸟的回答

主要还是环境问题。国人去到国外,虽然也屡被指责,但我们都知道其表现要比在国内好得多。而外人来到国内,照样是闯红灯丢垃圾随地吐痰。由此可证,南桔北枳,诚不虚也。

祖国是父母,但国人的父母官早把祖国当他家的自留地了。尽管自留地的主人仍邀请你爱地及爱他。但你若在人家地里,还摆出一幅主人翁的架势,真要被归于天真兼可爱一脉了。

2009年5月18日,中国巨大贸易盈余的看法

鬼子对我国低成本倾销的质疑还是有点道理的。比如说,房改医改教改,都把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排除在工资成本之外。所以说,低成本之中还是有部分原因是政府政策造成的。如果没有这些政策、以及对国内生态的破坏等等,生产成本肯定要高不少,出口竞争力自然要低一些,外汇储备也就会少得多。

咱们政府不把自家的国土和百姓照顾好了,眼睛里只盯着钱。不论国内国外,不论穷人富人,能抢则抢,能刮就刮,能捞就捞。问题是,钱到手后,他却没招了。国内只能在房医教等方面逼百姓花钱,其他需求就是上不去。国外没法逼,要买高科技好军火还不成,只能存在人家那儿,等着贬值。

鬼子变着法子花中国的钱,还吵吵着说这钱来路不正。政府和御用学者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抵偿对手的实质利益。再怎么说我是债主,再怎么指责对方光花钱不干活,又有什么用。自己的百姓还是辛苦干活,且因低收入而没钱花,因低保障而有钱也不敢花。人家的穷人还是花咱们的钱,花明天的钱。等到想明白,打算把外汇储备拿回来时,还得面对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两方面的损失。

中国老百姓,别学着政府和文人指责鬼子不仁义,也该想想自己老是活不好到底是源于外因,还是内因了。

2007年12月19日,通胀新观点的概括

在我这等后知后觉者看来很新颖的说法:中国政府没有滥印票子,但中国的出超带回了美国政府滥印票子,于是引起了中国的通胀——因汇率捆绑的货币流动而带来的通胀。

2007年6月7日,批评豪宅经营者反批评

(引自博文的文字:“在背景完全变化的情况下,汤臣显得格外刺眼,令人不能容忍。他们被自己的傲慢与对政治的无知打败,额头贴上不懂市场、不懂政治、与住房政策为敌的红字。”)

这是什么评论,市场的还是政治的?政府的住房政策有干预豪宅销售的必要?在中国的市场问题一定要牵涉到政治?

“捂盘惜售”之类的罪名不知是否与物权法相抵触。我的财产我做主。未能以财产所有者希望的价格出售只是销售定价策略的错误,决不能被指摘为与政策与市场与人民为敌。房产商因为市场原因,不能以高价销售产品,让他自行承担经营失败的后果就行了。政府和老百姓都没有理由胁迫他以低价出售。要不,跟文革中的抢房子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为了吸引眼球,博主们难免要迎合读者的口味。为了避免板砖,博主们很难坚持公正客观的立场。但既然是“以我手写我心”,就希望博主坚守法制和市场的基点,尽可能避免在需要煽情时不由自主地随着潮流走。

2007年1月29日,客观超脱做学问的建议

对“专业素质体现在谨守自己的职责边界”深表赞同。在反对政策朝令夕改的同时,论者也应保持一份冷静。比如,博主对税法原有很客观的评论,但在对某些好税(如地产增值税)的拥护上就似乎不够出世超脱。要求或许太高了些。但若要沉下去做学问,还是需要谨守“专业素质”和“职责边界”的。

2007年1月29日,对所谓房产同盟宣言的评论

同意博主的观点。不论出发点如何,行业商会应有其成立的权利。

不相信所谓“上海房价即日到08年12月01号,不得擅自降价,原则上从即日起不管销售如何,价格上每月应上调2-4%”的条款是真实可信的。不说各怀鬼胎,只顾自身利益的中国商人是否能结成有效的价格同盟。单看2-4%/月的复利增长,两年后的房价就将在近日的高价上再涨60%到156%。作为同盟预期和约束,好像也太冒进了吧?

2007年1月12日,严格税收立法建议的同感

开篇有关纳税者民主权利的几句话敏感了些。

对税收增幅高于经济增长的解释,是否还存在着历年都有漏征应征税款的问题,而这几年加强了征收力度,因此增幅未必都出于滥征。

光从个人所得税上看,偷漏税可能性最低的是出工出力最多的中间阶层,有钱和无钱的自由职业者似乎都很容易漏网。

的确需要立法限制随意添税的部门权利。但凡法令都不能随意增删,否则何来国家信用?

2007年1月12日,国外资本在政治上对红色中国的不信任说法的补充

信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立起来的,却可以在一朝一夕之间被彻底粉碎。

从上海市政府在解放时剥夺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大楼、又在开放后欲高价卖回(未遂),上海市在解放后、公私合营时、文革期间对私房业主的多次剥夺,以及房改至今仍拒绝对计划经济期间未享受和少享受分房者作象征性补贴等事例看,历届上海政府所施行的政策是不保护所辖民众的私有财产的。

不信任并不仅仅出自国外资本的政治立场。不信任同样建立在当权者的历史记录上。在此基础上,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吗?

2006年12月29日,油价评论的看法

评论应尽可能客观。如果因为自己的汽油开支上升而不忿,就应避免将情绪带到论坛中。有网友指出中国的油价比美国高,我不了解这个事实,不敢多作评论。但起码有一点,中国在国际油市上的占有率和影响力远低于美国,中国是没有理由像美国那样耗费能源的。要比,最好和一揽子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油价作综合比较。这样的话,可能会心平气和很多。

有报道说,伊朗的炼油能力不足,在输出原油的同时,还要输入成品油。因此,其核能发展也许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产油国如此,中国又有什么理由以低油价引导汽车消费?前一阵民众和政府都以节能为由,为小型汽车主张权利。其实,大车改小车,真不如私家车改公交车。

2006年2月6日,入丐帮申请书的调侃

批复:本帮强调教主崇拜、无脑服从和奋斗终身,而申请书并未触及灵魂深处,因此驳回申请。如若坚持,可在一年洗脑考察期后重写并提交。

2006年2月5日,对吃狗屎创造GDP的回帖

在笑话中的虚拟GDP中,并没有创造税收。但在实际的GDP中,也包含了一些烂尾楼之类虽然创造了税收、但却未提供效益且造成环境问题的项目。这就说明了用GDP作为主要经济指标只能表征我们这个低效率国家的消耗状况,因为其中存在的负面数据夸张了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

据说,江浙一带的农村住房在改革开放后的二三十年中大多推倒翻新过三四次,目前又面临着地方政府的规划重建。而这些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都被计入GDP中,对建筑垃圾和环境破坏的处置费用也对GDP有贡献。这些都可作为经济学家所指出的,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的佐证。

2006年2月3日,中美撞机事件的反思

中国战斗机与美军侦察机相比,好似看家狗与邻家散养的猪。尽管后者的个头大了些,但前者更具备攻击能力。不管怎么说,狗没能护院,反被猪拱翻了,总不是件值得夸耀的事吧?

说是在领空领海,那就在12海里之内。比起美军能在朝鲜、越南和南斯拉夫等敌国救回跳伞飞行员相比,我们的海空救援能力也太差了些。

将咬猪未成反而命丧猪蹄的看家狗祭为英雄,就好比将丧失繁殖和生存能力的熊猫捧为国宝一般,真是五千年文明才能孕育出的搞笑。

2005年12月29日,赴朝保家卫国口号的质疑

现在的你还信历史上的口号?号召你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你去吗?号召你批林批孔批周公,你批吗?

新中国的宪法版本跟广播体操的套数差不多。如果认为每一部都是人民修的,都可以照着做,那么,除了不能跟**党过不去,跟谁过不去都成。但是,从现在的国情看,**党还讲**吗?最渴望**的穷人受到保护了吗?

邓公翻身上台多少也借助了天天在天安门闹的痞子们的一份推力。刚把椅子坐热,就刷白了民主墙。想起我们打的天下,就让我们家的军队执行了蒋匪军当年想对我们干,但又不敢干的历史使命,修理了另一帮痞子。

如果说抗灾的功劳是绝无仅有,那上街的遗憾也是天下第一。

2005年12月27日,世事艰难的笑对

之一:

我们都离不开媒体。其实,活在这个世上的人们,再苦再难也比我们的先辈要强许多。因为至少还有机会,可以被各种媒体玩弄和麻醉。

之二:

盛世是相对的。比起生命受人弹威胁的巴格达市民,德里街头茫然的无业青年可能要稍稍幸运一些,而我们那些刚得到欠薪的民工兄弟或许是人间天上了。

有时候需要退一步想想。只要各人做好手中的事,这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2005年12月26日,对国家首席兽医官所提供数据的挑刺

之一:

我的确是在挑骨头。不过,作为专业人士的负责人表现,第二要不怕被挑骨头,并且在被挑对后及时揩屁股改正;第一更应在事前做足准备,避免被挑骨头。

既然给出的是平均数据,就应讲清楚是怎么平均的。假设手中有按各省或每种家禽平均的数据,一定能给出一个全国的、不容易误导的数据。如果新闻发布会不愿意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应该采用更容易蒙混过关的数据处理手段。要不,在力求准确数据的外国记者面前,我们丢不起人。

之二:

外国人分两种,有一种跟中国人差不多,习惯于马马虎虎混日子;但也有一种凡事认真,丁是丁卯是卯。(比如西方国家在处理航海日志的误笔时,是只能划去后在旁重写,而不许涂抹修改的。)

如果让记者在重看和推算详细报表时,发现与官方文件和录音记录有出入或有疑问:国家公布的数据就这个水准?我们也拿中国国情去搪塞?

2005年12月26日,贪官讨论的吹毛求疵

有人说:“请问有几个村以上大当官的不够枪毙的...不过老胡上台已经慢慢给这些贪官一点颜色看了。”这一观点似乎存在着:

逻辑的误区。

2007年12月20日,“赞美诗、妖魔化、极度娱乐和文化怪胎”不解者的解惑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理想”不如“多彩的世界,各异的理想”。

扭曲怪诞或是对僵化管制的反动。

2005年12月19日,无政府主义的认识

出发点:坏政府不如无政府。

2005年11月15日,普选的认识

全民选举在落后地区并不是个好方法。就说香港吧,应该比大陆强一些,但97年普选时,新界农民会冒雨趟齐膝积水去投票站,而白领阶层则投票意愿并不积极。其结果,左右政党为拉穷人的票,都提出为穷人争利的口号。因为工商阶层也有其政界代表,最吃亏的是中间阶层。中国人不患贫而患不均。要是全民投票,原始共产主义或许是最受推崇的。

2005年11月15日,爱国者的评价

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是爱国者。也正因为爱国,才有成功的造反。因为爱国,所以不容腐败落后的政权。

甘地和金牧师都是爱国者,他们的不抵抗运动也是某种形式的造反。因为爱国,就不希望在推翻殖民统治和种族压迫时,造成过度的动乱和破坏。

曼德拉也是爱国者,他在白人政权即将垮台时还连番呼吁国际社会制裁南非则令我生憾。因为国民经济的崩溃固然有利于动摇种族主义者的统治,但也会减少劳苦大众的工作机会并降低生活条件。

2005年11月4日,先进性提法的疑问

对先进性有个疑惑:如果一贯拥有,那就什么都不用做;如果快将失落,那就保持;如果只是曾经,那就恢复;如果从未有过,那就追求。

三个“代表”至少还是让他们学着变得更好些。现在让他们“保持”,不就意味着原来怎样就还怎样吗?

2005年9月12日,民主问题

我欣赏民主制度,但担心广大愚民在引导下利用民主制度变相压迫对发展作出主要贡献的中等阶层。

台湾式的民主和香港式的半民主,可能还不如新加坡的半专制。最终很可能将因为票数不多而不被政党重视的中间阶层逼往国外发展,从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2005年9月10日,台湾问题的由此及彼

爱国者需要冷静。

中国发展和稳定的软肋在台湾。真要独立,打还是不打?

其实,人类的历史长得很,苏联曾经控制着的那许多国家都独立了,或者分离到俄罗斯以外的独联体中,人家也都忍下来了。中国能忍下俄罗斯远东相当于欧洲的面积,能放弃外蒙,也未必非得为台湾砸锅卖铁。甲午战争(或是其它哪次战争)后,台湾曾被割让给日本,作为日本的国土五十年,二战后才归还。**党夺取政权以后,还从来没有控制过台湾。为它牺牲五十年的发展,值不值?倒退五十年以后,我们还有没有相同的机会,再次发展?

国内有那么一股势力,唯恐天下不乱。因为天下太平,军方的影响力就相对较弱,军工研究生产单位的日子就相对苦一些。台独势力掌权、以及连任后,军工势力就高兴,因为能获得更多的导弹订单。这是爱国,还是爱本部门利益?

中国两千多年的改朝换代,多半是由统治集团的错误政策引发的。内乱的根源本来源自内部。但在难以为继时,统治者往往会将愤怒人群的注意力引到外敌头上,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搞得好,不过延缓了几年的发展,浪费了几年的积累。搞得不好,反会人神共怒,把一家一当全都砸光。

中国不是日本,以后的国际形势也不会像二战后紧接着的冷战。像日本战败后反而获得高速增长的奇迹是不会重现的。

2005年9月9日,追赶美国可能性的怀疑

之一:

我没有这么乐观。

连续一二十年的增长率保持在5%、甚至7%以上,已经被称为奇迹了。还要维持如此的高增长率发展三五十年?

最好做个简单的数学模型估算一下:美国和中国现在各是多少,分别以1%和5%的年增长率,追上需要多少年?

还有,美国现在的国内基础建设和军备积累,是在以与现在的经济规模大致相当(这许多年的平均增长率不高于2%?)的条件下,经过数十年建设起来的。在我们追赶的三五十年中,因为前面二十年的比较还相对悬殊,美方的建设规模还将远高于我。如此看来,只要美国不把自己的国库掏空了,我们在GDP追平以后还需要多少年才能在综合国力上与之相匹敌。

之二:

内乱问题,本来就源自内部。中国两千多年的改朝换代,多半还是由统治集团的错误政策引发的。最担心的还是统治不下去时,将愤怒人群的注意力引到外敌头上,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搞得好,不过延缓了几年的发展,浪费了几年的积累。搞得不好,反会人神共怒,把一家一当全都砸光。

中国不是**,以后的国际形势也不会像二战后紧接着的冷战。像**战败后反获高速增长的奇迹是不会重现的。

当今的国际形势已经跟一百年、五十年以前不同,美国要干涉,也不容易或不好意思来硬的。巴拿马海地和伊拉克那是自找的。如果在大事上忍一下,大概不会有太多问题。就像古巴,美国那么烦它,基本上也只靠难民和雇佣军骚扰,从来没有动用过正规军。

中国的软肋在台湾。真要独立,打还是不打?其实,人类的历史长得很,苏联曾经控制着的那许多国家都独立了,或者分离到俄罗斯以外的独联体中,人家也都忍下来了。中国能忍下俄罗斯远东相当于欧洲的面积,能放弃外蒙,也未必非得为台湾砸锅卖铁。甲午战争(或是其它哪次战争)后,台湾曾被割让给**,作为**的国土五十年,二战后才归还。**党夺取政权以后,还从来没有控制过台湾。为它牺牲五十年的发展,值不值?倒退五十年以后,我们还有没有相同的机会,再次发展?

国内有那么一股势力,唯恐天下不乱。因为天下太平,军方的影响力就相对较弱,军工研究生产单位的日子就相对苦一些。台独势力掌权、以及连任后,军工势力就高兴,因为能获得更多的导弹订单。这是爱国,还是爱本部门利益?

2005年8月15日,民主教育的看法

民主制度并不适用于浑浑噩噩的人众。民主制度只有在大众普遍觉醒后才是可行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大众觉醒。维护生存权利和提高生活质量是意识觉醒的前提。

楼主对某些文化精英的看法没错。当大众尚处于愚昧中时,教育者应基于其原有的层次着手开化和提高,而不应站在自己的高度硬性拔高。五四以后,有不少精英走进(或走近)下层民众,在共同生活的同时,进行教育开化。如今的文化精英,只讲究包装畅销和维护版权利益,其著作不看也罢。

2005年8月5日,苏联垮台原因的联想

无视国力而强力推行某种耗资巨大的政策确能拖垮一个强国。苏联如此,明成祖和郑和的远洋活动也如此。如果真有某个大国或大国集团能取美国的霸主地位而代之,也必定是美国自己四处出击,耗尽国力的结果。

中国应该韬光养晦,致力内部发展。怕就怕内部矛盾调和不了,到时候为了维护统治地位而转移矛盾。

2005年8月3日,国有资产问题的自以为是

苏联在解体时,好像将国有资产部分分给了以前的劳动者。因为数额有限,穷人们大多廉价卖了,而有钱有势者趁机发了大财。

按理说,这些国有资产只应该分配给以前的国营和集体经济劳动者,因为这是他们在低工资时代的积累。劳动力价格应该参照劳动力成本,但改革开放前并不是这样。当时的国家以大包大揽的形式,将个人收入中应由个人自行掌握的住房、医疗、养老等部分,拨归单位或政府统管。对于没有或者只分得少量住房、医疗开支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退休工资明显低于改革后平均工资的劳动者,实实在在地受到国家的剥夺。他们的劳动收入没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农民兄弟和个体业者并不属于国营或集体经济,改革开放后的劳动分配相对合理些,国有资产的存量并不是从他们的劳动所得中提取的。因此,严格说来,国有资产或股份应该和后两部分人没有太大关系。

2005年5月12日,对有关国货洋货问题的看法

不管政府是如何表态,老百姓可以自主选择:如果看来看去,只有东洋货好,也不妨买来用用;如果有其它选择,宁可贵一点差一点用别的。不用把口号喊得震天响,你我稍微当心点,他就多少遭受点削弱或损失。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小东洋势利的很,你强大起来,他就喊哥、叔、爷、祖宗了。

莫谈国事。上述文字,贴了几次都被拒绝,说是有不雅文字。试了好几次,你猜是怎的?原来拼音字母“riben”或“guizi”都是不雅的,换成东洋就行了。是啊是啊,“riben guizi”就是拿不上台面来嘛!

返回页首


谈股论金

2010年5月7日,股市管理层的怀疑

我们没有管理层,只有以权谋利层。

它最擅长的就是以一块钱把中石油卖给老外,让其十几块退出,再让穷苦百姓套在几十块上。它最愿意做的就是狗熊掰棒子,A、B、H股、中小板、创业板等开一个烂一个,烂了再开新的。它最不敢做的就是监督干预公司股价在消息发布前的春江鸭式大幅波动,它最乐于见到的就是公司做帐,盈利后莫名亏损,然后宣布成百上千倍的增长。

它并不是什么都管不了。它并不想做汉奸,也不想做庸官。问题在于利在权上、利在乱上。只有不断地出事生乱,它才有机会为自己谋取最大利

2009年11月,工行豪言的破译

(有博文引用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牛锡明的发言实录:我们现在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1.8万亿美元,印度的总资产8000亿美元,俄罗斯的总资产是9000亿美元左右,我们一个工商银行已经超过了他们全国的资产总量。)

看工行09年三季报:总资产为11.7万亿人民币,其中负债为11.7万亿,股东权益仅为0.7万亿。

银行是靠吸纳存款过日子的,因此其总资产其实都是虚的。而印度俄罗斯可不能全靠借贷过日子。两者的资产是不同的概念,完全不能相比较的。

博主总是看不起学文科的,引用文科出身的行长语录时,也请当心批判引用。

2009年10月18日,新开创业板的祝贺

这个政府能搞好什么市场?

A股没搞好开B股。烂股票太多了放进3板。少有满足上市条件的又开中小板。一个个都不新鲜了再开创业板。想想那一堆亏损退不了市、低业绩高p/e的股票太难堪还想开国际板。

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只管圈钱收印花税,市场公平股民利益全不在眼中。

看着吧,中国人傻钱多,新开市场必然疯火。根本用不着管好市场,哪天创业板国际板又烂了,变花样改名头再开几个什么板还能玩下去。

2008年7月15日,稳定股市看法

政府要稳定股市,要让百姓有些财产性收入,至少可以做一点:以真正低于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发行像悬在人们头上的第二只靴子那样想发又发不出的中国建设类纯A股。

国有资产的根由其实是全民资产。原来是人民以几十年的低收入攒起来的,本因在改革过程中还给人民,但政府却以国家的名义捏在自己手中。

数年前,许多国有资产不得不以低市盈率在境外市场上市,让外人在短时间内赚了几倍的钱。难以追究当权者的卖国卖民罪责,因为当时低迷的中国股市确实消化不了那许多流通股。但是,现在不同了,如今的A股市场已有相当的承受能力。

可以理解老爷们不舍得在亢奋股市中以低市盈率发新股,他们不认为这是还富于民,而是政府管理资产的流失。不过,现在蓝筹股的动态市盈率都跌到10倍出头了,新股也可以相当或更低的价格在国内发行了吧。可不要再以低价出口高价贩销的方式,让A股市场中的冤大头身心俱伤、无奈离场。

如果真要还富于民,发行方式应学港交所——中签率向散户倾斜,让申购量越低的,中签率越高。不过,人们的政府愿意还富于民吗?好像地球人都知道。

2007年7月24日,认为中国油企股价太低者商榷

股价的高低跟公司的市值与股本总数相关。新兴市场的散户习惯炒低价股。上市公司就以送股或拆细等方式,增加股本数目,降低每股的股价。例如在港上市的中海油,股价升到15元后,曾一拆五降回3元。(现又涨回9元。)成熟市场的投资者看不起低价股。因此中国企业才会把数十甚至一百股绑成一个ADR单位。

不应以股价高低衡量公司的好坏。股票是用来投资的。汇丰和恒生银行的股价经常在100多块,但常年分红都有5块多。以此作比较,工行招商等只要能将常年的红利提高到其股价的1/25,就不比汇丰恒生差。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的净利润也不高于其股价的1/25。当然,股价虚高的理由是高增长。这就任由投资/投机者见仁见智了。

2007年7月24日,谩骂型发帖者批评

怎么就有那么多狭隘的人,因为自己怀揣着股票,就希望传到耳朵里的只能是牛市号角,就认定泡沫论者一定是做空者,就担心股市会因有人唱空而下调、或者管理层会因有人唱空而打压。

股市楼市自有其上下行的内外在动力。以谢国忠先生为例,楼市泡沫论说了多年,上海也就两年前有些小调整,深圳反而在此期间大跃进。因为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倒也没太被人批评谩骂。一旦把泡沫论移植到股市中来,就不知给人扣了多少屎盆子。

散户在股市中捞钱不容易,整日里心惊胆战的也正常。因泡沫论而逃早少赚者、以及未敢抄底者应该埋怨自己的判断力和意志力不够准确及坚强。被高套者的未及逃脱本源于自己的贪心,不单不该将账面损失归罪于泡沫论者,反而应该感谢泡沫论者曾给自己提过醒。如果你足够聪明和机灵,低买高卖从不踏错行情,尽可以嘲弄泡沫论者,何必动真气失理智呢?

2007年7月4日,最难熬的日子或已过去的怀疑

以往的经验是,好股票也忍不住跟跌时,才有可能是调整的尾声。虽然,在胆大妄为者得势的中国股市中,老经验在这以前的十数个月中一点儿也不管用。不过,人心是脆弱的。君不见,近来网上已不再有把QFII们赶出中国股市之类的豪情壮语,取而代之的是对政策调控者和牛市鼓动者的谩骂,其背景是一片哭爹骂娘声。

2007年6月26日,绩优股跟鸡肋差不多同感

同意博主所说的“大多数所谓的绩优股,基本跟鸡肋差不多”。斗胆多说一句,窃以为连博主所看好的招商万科也“基本跟鸡肋差不多”。

资产注入和重组置换概念只能骗骗傻瓜。就算大股东愿意将优质资产以对流通股东有利的低市盈率注入到上市公司中,消息出来后的市盈率多半会飙上百来倍,假设被注入资产的市盈率为二十(未必有这么好的价钱),并且被注入资产是注入前公司市值的两倍(未必有这许多好资产),注入后的市盈率仍将在四十以上吧?夕阳行业公司购买煤矿虽然能转变为能源股,但在煤价高上天的当今时令,又有谁愿意将煤矿以低价卖给上市公司?至于戴帽公司,重组前往往是负资产,王子就是赔上他的宝马,灰姑娘也难变身为公主。

招商万科之类的问题在于实在是太贵了。股价若能砍去三分之一,或许明年的市盈率还能恢复到合理水平。要说基金们抱团取暖,他们就都不担心高压锅早晚会架不住内在压力?

公司和行业的发展都应该立足于踏踏实实做实业。如果上市公司都靠相互持股来提升净资产值,而主营却不见增长,投资股票还不如养只母鸡下蛋来得可靠。现在的政策行情也真是不能跌下去,因为除了股市投机者外,还不知有多少上市公司(包括银行和保险?)也是裸泳者呢。

2007年6月8日,国有股持有者在牛市中大得其利的怀疑

真正在牛市中大得其利的只是已解禁并已兑现的法人股原持有者。大得其利的还有借市值虚假膨胀而在个人收入上获得实质暴增的公司管理层。不管是控股的需要,还是没可能以市价兑现,国家或国有股份的持有者只得到账面上的增值。

在成熟市场上,大股东批股(出售大笔股份给大投资者)时总是要折价出售的。那还都是流通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通常也都低于50%。工行不是汇丰,所谓的战略投资者不过是钱有余而势不足者拿手头余款分散投资,目的原在于跟工行的后台老板即中国政府套交情,能否有投资收益还在其次。

真要把非流通股都给推到市面上卖起来,工行股价未必能站在评论者认为给洋人赚了便宜的A股发行价上。曾经的市值数一数二,也就是爱脸面的国人自说自话打脸充胖子罢。

2007年6月7日,T+3建议的感冒

(有人提出:“……比如这次加税,本意是降低过度换手,这是对的,我赞成。但行家的手法儿是增加好企业的真正供给,或者来个T+3也未为不可,抑制隔日买卖的冲动,……”)

拜托,千万别提T+3!但凡市场人士都害怕该手段,因为其威力或许数倍于调高印花税。

这两天的行情之所以能有反弹,就是因为快进快出者敢在大跌时入市,因为他有机会在次日出手兑现利润。试想一下,股市如果因T+N政策出台而下跌,只要想起今天买入后得拖上N天才能出售,还有人敢入市抢反弹吗?股票再有投资价值,在谁都猜不透N天后行情如何的状况下,没有赌性的谁敢接手。要是大家都不敢接手,股值岂不会连续无量跌停?

2007年6月1日,一级市场存在畸形结构的同感

在香港,地铁等政府资产上市流通时,通常保证让有意认购的散户起码能分到一手,而且在抽签时将分配比例向每笔申购数量较少的散户倾斜。即只申购一手的大致都能买到,申购量为数十手的中签率高于数百手,申购数百手的中签率高于数千手,等等。政策向散户倾斜是为了还富于民。

我们这儿呢,在同样的中签率(可能低至千或万分之几)下,凭一己财力只能押下数万元的散户抽中新股的概率本来就跟中彩票差不了多少,再加上近水楼台(社保、保险、基金、战略投资者等)还能在抽签前先行分流一部分,试问有多少贫民能沾到些许的还富?

实际上,在前几十年只能勉强解决温饱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下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其实质应该是民有资产,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完全应该将部分资产分配给百姓的。当然,这种理所应当的还积累于贡献者,是想也不要想的了。

2007年5月16日,散户自大心理而产生的担心

(有人为“中国的中小散户终于将外国的QFII赶出了中国股市”而庆幸。)

必须提请注意的是:QFII抄了中国股市的大底,就是被赶走了,他们也将带走几倍于配额的投资或投机收益。中国的散户和机构是接棒者,眼前看来还赚了钱,但一两个月以后还未可知。如果有比较深的中期调整,或许还得靠回来的胡汉三将股指再度拉起呢。

2007年5月16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看法

(有人以吉林敖东去年收益1.35元/股,今年一季度收益1.34元/股,证明上市公司业绩有普遍而且大幅的提高。)

在成熟股市,分析师会区分“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收益。前者为主营业务的日常经营所得,后者为投资收益和资产评估增值等。一家好的企业,其赢利的增长应该建立在经常性收益上,因为这才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我想问,吉林敖东的今年首季收益中有多少是经常性的?

如果盈利的增长以股权投资的溢利为主,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如果公司A和公司B除了相互持股外,什么也不做,当股市上升时,两家公司的盈利也会相应上升。但这两家公司对社会有何贡献?国民经济能靠这样的公司成长吗?当股市持平甚至下跌时,这两家公司又将怎样呢?

没有责怪类似公司管理层和投机者的意思。只想提醒数据引用者:盈利增长并不完全反映公司的经营与成长。

2007年5月14日,数据引用准确性的提醒

“目前,A股相比于H股动辄有十几倍溢价”?

太夸张了。在5月14日中午,A股H股价差虽然有洛阳玻璃(8.97元:0.87港元)和广东科龙(7.78元:0.89港元),但港股价低是长期停牌、未能跟随上涨的结果。其它的股票中,最悬殊的是熊猫电子(13.88元:4.60港元),最接近的是招商银行(22.39元:21.00港元),并不存在“十几倍”的溢价。

请博主注意引用数据的准确性。

2007年5月14日,国企境外上市为财富外泄的反批评

请查一查,中石油是在何时IPO的?当时的集资额是多少?再请查一查,当时的中国股市是否有如此的融资能力?相应规模的融资在当时的中国股市是否必然会产生,以及可能会产生多大程度的打压后果?

市场数据是随时间而动态变化的。据说,假设1997年香港楼市高峰期的平均价格为100的话,2003年低谷时仅为33,现在也不过55。中国股市好像没有针对平均股价的历史比较数据(深圳成份指数大致可用,但上海综合指数完全是被大盘新股扭缺了的),但起码这一年来的股价大多有三五倍的上涨吧?就市场而言,当时的低价没人买,和如今的高价抢着买,都是正常的。

再加上优良企业的成长性,股票价格应该随时间而增长。中国股市的个人投资者有在1000点清仓的,巴菲特手中十年涨几十倍的非中国股票也有的是。论者只能批评低价出售者没远见,但没有理由指责其“财富外泄”。

除非说中石油等优质国有资产不应该在当时IPO。若说当年的低价上市是贱卖,多少有点以偏概全吧?

2007年4月27日,散户与股评的看法

垃圾股被炒上高价,除了散户通常都会看中它的便宜外,股评人士的利好消息也是一个原因。

几百倍PE的股票,首季利润超过去年全年,表现就应该好于大市?夕阳行业的公司,拿出不足1/10市值的资金以未说明低廉的价格投资煤矿,就算变身能源股了?

券商和基金应该清楚,股市吹鼓手也未必不明白,但股评就是如此,股价也就能扶摇直上。

明眼人还不能太明白。要炒股,不能光知道自己有多聪明,还得知道散户有多傻。

2007年4月27日,上班炒股联想

防火墙只能设在局域网内,花百来块钱登记无线上网就可绕过。

联通的C网效果比较好。

如果多数单位都从内部管起来,或许联通的无线上网业务就能得到大发展。

不管无线上网在联通的收入中占多少比例,到时候一定有不少股市吹鼓手为此大捧联通。

2007年2月12日,股市会随本币升值而上涨预言的不同意见

日本和台湾股市建立在开放的金融体系上,买股票可在股票和本币升值后方便地兑换回外币撤资,从而赚取双重收益。中国股市和金融体系在理论上是封闭的,股票和本币升值后不便于兑换回外币撤资,风险相对较大。

要说人民币升值对股价的影响,H股多于A股。因为人民币升值后,股票的内在价值得到提高,相对于与美元采取联系汇率的港币应该更值钱,以港币计算的股价也应该同步上涨。

同股同权的H股和A股相比,前者的市盈率低,资金流动成本也低。境外游资要炒升值,应该不会弃H选A。

2007年1月29日,离开舞厅策略的思考

有人转述巴菲特所述离开股市的时机判断:“每个人都想在午夜12点前离开舞厅,可惜的是,人们在一个没有钟表的舞厅里跳舞!”

散场人潮涌动前通常有些混乱,场内的想出去,场外还有人闹着要挤进来。既然人在场中,判断流向就很不容易。

在泡沫渐起后,还会有惯性膨胀的一段,提前离场者需要忍受长时间的煎熬。但在泡沫破碎后,聪明人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够在关键时刻走在别人前面。

在没有钟表的舞厅中,如何确保比旁人先离场呢?如果你不够聪明,也不够机灵,就请别跟着大家转大圈,尽可能留在出口附近观看动静吧。那出口又在哪儿呢?

窃以为,同类股票中的市盈率相对较低者,或可被认作出口附近的安全走廊。泡沫膨胀时,它们有补涨的可能;泡沫破裂后,它们也许会比同类跌得稍为慢点。在此情况下,即便笨鸟慢飞,折翼掉羽的程度也多半会比他人略好些。因为,天塌下来,自有那些长人(高市盈率股票)顶着。

2006年12月25日,投资价值的愚见

(有私募基金的管理者称,年初预计增值50%为优秀,而年末看来已经透支了几年的优秀。可见其年收益的非同小可。)

在散户眼中的大资金运作,能透支数年的优秀,的确可喜可贺。但是,既然存在透支,就必须有谁为此买单。那买单者是谁呢?

要说是对数年熊市的报复,二八现象对此作了否定;要说是业绩的高速增长,GDP10%增长难说有几成是存量,而博主所称的上市公司普遍年增20%似乎难以达致四年翻番;要说是投资价值的理性回归,成熟市场中高中低增长公司的预期市盈率未见值得常年保持在201510倍之上;要说是人民币升值,外销型公司将遭遇经营困难,而内销型公司仅在将红利汇往境外时才体现升值效应。说来说去,买单的似乎只是后知后觉者的跟风热钱。

热钱要是投在名至实归处,自然应该有合理回报。但要指望在翻倍后仍有大幅估值提升,难免令人担心狂热的为透支买单者难以为继。

不敢说万科的来年每股预期收益不应该是今年的两倍,但实在不敢相信这类大公司能维持高两位百分数的年增长率。要说价值投资,高成长大公司有20倍预期市盈率也该知足了吧?市场内固然还有些10倍市盈率的好公司,但它们的增长前景未必很乐观。恕我愚钝,就算是新兴市场,除了不为人所知的内秀公司外,公开信息中还剩下什么能支持数年的大牛市呢?

2006年12月5到8日,牛市熊市的浅见

8日:

人说1400点会看不到时,我不敢反对。前几天说2000点也会看不到,就觉得太武断。毕竟2200点下来也不过一步之遥。

从技术角度讲,1550到2200,先是两个半月的20度仰角,再是一个月的45度仰角,回调38%好像也不太够。但要考虑水浸的因素,就不好说了。

回调很困难,都说是资金太多的原因。但若空间不够,时间就不会短。

6日:

不认为中国公司能将双位数成长率维持数十年的另一个理由是,公司对管理层的回报、以及因此而来的管理层忠诚度普遍存在问题。一些公司管理者会认为公司和利润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的。所谓郎咸平的MBO悖论。

从股评看,好像都有些忘乎所以了。香港的股评人都自称散户,不像国内的股评人士都自以为高人一头。跟大中小鳄相比,国内的证券行业嫩多了。有时候散户和小机构确有机会走在外资的前面,但新兴市场如果没有在过江龙手下吃过几次大亏,能成熟吗?

5日:

三条上涨理由中,主要还在估值的提升上。要不,股改送股和分配送股一样,股价可能不填权甚或贴权。

上证综合指数确实因新股计算方式而失却客观性,但深证成份指数还是像博主所说反映了股市或者蓝筹股的上涨。

外来热钱不会盲目来给国内套牢者抬轿子。牛市中当然要看哪些股票和什么时段值得投资,因为股市的上涨一定是由价值发现者引路并驱动的。鸡犬升天、只见牛胆不存熊心的一定是泡沫市。

暂时还不能接受招行万科定能维持数十年双位数增长的预测,也不相信深市新发股票都值29倍市盈率。在经过年末的疯狂后,领头羊和跟随者似乎也该回到20日均线(保利加通道中轴)或以下喘口气了。

返回页首


房改弊政

2009年12月 ,购房能力的自查

个人历年收入大致为:插队落户5年,积欠生产队的口粮款和借款1、2百元;里弄加工组半年,每天7角工资;装卸工、泥水匠、以工代干4年,月工资36元;大学4年,没收入;研究所12年,月工资从50余元加到数百元(?记不清了);外派香港6年,月工资大概是7千、1万5和2万5的平均数;回内地后的月工资为2千、7千、1万4、8千不等,现已届退休年龄。算来收入还不低吧,但就是没有分到公房。

请诸位看官代为算算:像我这样的能买什么房子?条件更差些的又将如何?

现在的年轻人,拿着几千上万的工资,还要老一辈给垫首付买房子讨娘子。老一辈在房改前的平均月工资(随退休的前后)在100到300元之间,有没有分到房子的真是天差地别。

政府启动房改或有道理,但却赖着不给未分房者发放红头文件规定的补贴。说它人神共憎,不为过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顾人心向背,且记抗战歌谣中的“谁种下仇恨,它自己遭殃”。

2009年11月,房改补贴的愤怒

按照政府网站所载中央机关和北京市的房改政策,机关单位职工的最低补贴面积为60平米,正副科级、技师、高级工和高年资工人为70平米,副处和高级技师为80平米。根据文件标准估算的无房户房改补贴额,房改前15年工龄者略超10万元,25年工龄过20万元,30年工龄的副处近40万元。分房面积低于标准者也有相应的房改补贴。补贴对象包括已故及退休去外地的。其实北京机关的分房面积远高于上述标准。我所知某局在90年代中的分房,但凡在70年前后参加工作的,都能分到130(一说170)平米的大套。因此估计真要享受房改补贴的也许只有少数倒霉蛋了。

上海职工中很有些从未分到房的。就是有幸分房,建筑面积也多在30到50平米之间,远低于房改的补贴标准。若是真要补贴,额度相当大,因此政府的态度当然是能赖就赖。但是,房改补贴的对象都是已经被亏待的未分房和少分房者,就是能按标准领到补贴款,也比足额和超额分房者损失多多。上海市政府历年来亏欠国有制单位职工太多本应包含在劳动报酬中的分房面积,又从房改后的高房价中得到高额地价和税收,可就是不肯九牛一毛补贴受损对象,连房改补贴政策文件也不肯出,真令人寒心。

我家两代四口在98年房改前的工龄都在30年上下,家里原租18+9平米两间私房,除我父亲获配17平米单间公房外,余者都没分到房。按照北京市的标准估算。两代均为高级职称,就算祖辈用黄货付顶金换来的老房子(文革后私房变公房,房东受损失,房客的顶金也无从退还)租住面积也算在内,房改少分房也约有80平米建筑面积。未分房补贴本应不低于40万元的,但因上无政策,单位只答应在买房时补贴2、3万元。如果没有房改,我至少还有分房的盼头。但谎称以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之一的房改,终结了我的分房希望和权利,换来的却只有相当于一只马桶面积的市区房价补贴。

2009年10月18日,政府信用的疑虑

解放时收回汇丰银行大楼改作市政府,改革开放时打算以汇丰都不能接受的高价买回给汇丰。

公私合营时接收大批私房,号称资产阶级改造。

文革时纵容红五类抢房子,落实政策时私房业主未必都能收回房屋,私房承租人的租住权则被无视。当年的好房子都要用金条作顶金的,私房业主被抄家剥夺房产,承租人当然也无从讨回顶金。

大批里弄生产组的房产多由一些居住条件宽敞者被迫提供,集体所有制的产权不属于公家。现在都归区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就等着70年代工作的那批人全退休以后没收成为政府资产。

这政府在60年里剥夺过多少回业主的产权?别看现在的公寓楼业主们乐呵呵地看着房价飞涨,再过十年二十年天晓得是什么境况。

2009年8月2日,机关仍有变相福利分房的意见

房改时留有欠账——老职工未分房和分房不足者原应得到货币补偿,但仅机关事业单位有文件施行。企业原则上自行决定给多少,经费也自行承担。亏损企业和领导已分房单位自然尽可能不补少补。

房改导致政府收入大增。有人根据财政部公布数据统计得出,2001年至2008年间的全国土地出让金累计近5万亿元,约占这八年地方财政本级收入总和的40%。房改是政府决定的,房改十年后政府已有条件清偿欠帐,为什么还全然不管企业职工的房改补偿?

官僚机构决定房改,改革前突击分房,改革时连退休者都不忘货币补偿,改革后自己又可享受低价房。百姓的旧账新账全不在考虑之中,是因为这全然不影响官僚利益。

2007年7月31日,福利分房欠账的追讨

(有博文提出,政府“当初驱赶低收入者入商品房市场是个绝大的错误”)

其实政府可不这么认为,它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阳谋。

改革开放初期,没什么积累,倒有大量的坏账。靠什么发展?要想跟百姓同心同德就得背着沉重包袱,为了轻装上阵就得把包袱扔给百姓由其自行承担。

赖去福利(包括实物和货币)分房的欠账,把百姓赶入楼市,才筑就这二十年高增长的基础之一。

问题是,政府(我们千万别把它等同于国家)现在有了积累,欠债额也因自然规律(部分债权人的西归)而减少了许多,应该考虑多少偿还些债务了吧。

返回页首


 Who am I? 卫星通信技术/Satcom 技术文章/Articles 科技译文/Translations 其他作品/Others {杂文/Scribbles 文评/Remarks 胡侃/Blog 歌曲小说/Songs&stories 风光摄影/Photos} 生命的延续/My family